[平頭四驅二手車農機戶]時勢造卡車:1969工業(yè)大遷徙,成就第3次造車熱潮
時勢造卡車:1969工業(yè)大遷徙,成就第3次造車熱潮
上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美國在中國東南沿海的攻勢也不斷加強,大半個中國籠罩在戰(zhàn)爭的陰云中。為了保衛(wèi)中國的工業(yè)命脈,中央制定了“”三線建設”的戰(zhàn)略方針,將東北、華北地區(qū)的工業(yè)大規(guī)模的遷往西南地區(qū)13個省和自治區(qū)。
三線建設是中國經濟史上一次大規(guī)模的工業(yè)遷移過程,在此期間引發(fā)了又一次造車熱潮,誕生了如東風、紅巖、陜汽、江鈴等多個大型汽車制造企業(yè)。
1952年,一汽籌建方案確定之后,就提出“要建設第二汽車廠”。從1953年到1964年,第二汽車制造廠曾先后選址武漢武昌、四川成都、湖南長沙等地作為建設基地,后來因為抗美援朝、三年自然災害等原因又兩次擱置停建。
1964年,提出三線建設的意見時,又提到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的項目。1965年第一機械工業(yè)部報送《關于中型載重汽車生產基地第二汽車廠的建設方案》,開始第三次籌備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同時將二汽選址由湖南長沙轉至湖北十堰。
1969年初,來自全國30多家工廠、設計院和建筑單位的建設者以及竹山、竹溪、隨縣、大悟、棗陽、漢川、漢陽等縣的2.5萬多民工,匯集在十堰周圍數(shù)十公里的工地上,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建設第二汽車制造廠的序幕。
二汽建成后,基于國內急需載重汽車的現(xiàn)狀,二汽決定優(yōu)先開發(fā)生產載重卡車。為了加快研發(fā)進度,二汽從一汽、北汽等大廠調集大量人才,并采購了美國道奇、萬國等品牌的車型作為借鑒學習的對象。后來二汽在萬國S-162的基礎上,設計生產處第一款載重兩噸的卡車,并給它命名為20Y。
但是20Y運氣并不好,考慮到新型炮類武器的自重,20Y的載重量有點吃力,20Y還沒有正式投產就被否定了。從戰(zhàn)備升級考慮,國家要求二汽將這輛卡車的載重提升到2.5噸,二汽通過借鑒一汽解放的技術參數(shù),又開發(fā)出一款載重2.5噸的卡車,并照之前格式命名為25Y。
1970年二汽按照國內通用命名原則將25Y命名為EQ240,并送往武漢參加了建國21周年的紀念游行。
另外插播一則逸事 ,當時河北石家莊也有個汽車廠,手握東風的商標生產卡車,二汽并沒有東風商標的所有權。因此1970-1975年間二汽EQ140的卡車都是掛著一汽解放的商標出售的,直到二汽1975年從石家莊汽車制造廠買來了“東風”商標。
EQ240在投產前幾年表現(xiàn)優(yōu)異,最高時能實現(xiàn)年產5000輛,但后來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EQ240的毛病凸顯,二汽的利潤也慢慢掉下來。
上個世紀60年代,中蘇交惡,以前軍隊拉大炮的蘇聯(lián)烏拉爾卡車不賣給中國。轉頭去買法國的GBC吧,法國佬又趁勢漲價,而且零部件賣的死貴死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先念感嘆:“有炮無車也白搭!”
為了改變我國有炮無車的窘境,國家決定籌建專門造軍車的“陜西汽車制造廠”。1968年一機部汽車局發(fā)文正式籌建陜西汽車制造廠,由北京汽車制造廠包建陜汽廠主生產線,南京汽車廠發(fā)動機分廠,杭州汽車發(fā)動機廠包建陜汽發(fā)動廠。另外由北汽、南汽、濟汽、杭發(fā)、長春汽車研究所和國防科工委12院的工程技術人員組成聯(lián)合設計組,負責車型設計開發(fā)工作。
基于當時三線建設的指導思想,陜西汽車制造廠選址在了距離西安138公里的麥李西溝里。從此,這個吃百家飯的百家軍就扎根在陜西的山溝溝里,埋頭開發(fā)中國人自己的軍用卡車。
1968年12月,北汽試制完成延安250重型越野車第一輪原型車,該車載重5噸,能牽引6.5噸以上,基本滿足部隊戰(zhàn)術要求,但還存在整車過重、噪音大、加速性不好等問題。
后來又在陜西汽車制造廠基地繼續(xù)進行了多輪試制優(yōu)化,終于在1975年批量生產并裝備部隊。延安250后來改名為SX250,成為中國最經典的一款軍車,該車不僅在國內大量裝備,還被出口過多個國家。
雖然現(xiàn)在停產多年,但仍然可以在很多礦坑、林區(qū)見到。前些年在緬甸冒死運輸紅木的車隊,就是專門挑選的退役SX250軍車,只有這種車才能夠征服緬甸深山原始的道路。
20世紀60年代,中國汽車工業(yè)極度偏科,軍用重型越野汽車完全依靠進口,在當時三線建設的指導思想下,國家準備在西南地區(qū)籌備汽車制造廠,專門用來生產重型軍用越野汽車。
1963年,周總理在訪問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時,參觀了貝利埃在當?shù)氐难b配廠,有意引進制造這種卡車。1964年,我國與法國正式建交后,一機部提拔引進法國貝利埃GBU15、GLM、T25、TCO等四個車型技術。
1965年6月3日,在中法雙方簽訂了《中國汽車工業(yè)總公司和法國貝利埃汽車公司就四款貝利埃重型汽車技術專利轉讓合同》,法國貝利埃汽車公司以850萬美元的價格向中方轉讓GBU15、GLM、T25、TBO等四個基本車型和相配套的三種發(fā)動機的相關技術。
1965年國慶節(jié)當天,四川汽車制造廠在重慶雙橋破土動工,拉開我國第一個高起點、專業(yè)化的重型軍車生產基地建設序幕。
1966年6月15日,四川汽車制造廠根據(jù)引進的法國貝利埃GBU15重型軍用越野車技術,生產裝配出兩臺紅巖CQ260越野車,標志著我國重型軍用越野汽車從此誕生。
1962年,安徽巢湖汽車配件廠與安徽內燃機廠合并,工廠地址也從巢湖遷往合肥,這時候巢湖汽車制造廠主要幫一汽解放和南汽躍進生產一些零部件,尚不具備造成的能力。
1964年,在中汽公司領導的搓和下,南京汽車制造廠把1噸越野車和G492汽車發(fā)動機無代價地轉讓給了巢湖汽車配件廠,安徽省政府看到了造車的希望,于是馬上向國家計委寫了正式立項報告,請求上馬汽車項目。
1968年,安徽專門成立汽車小組,從各方調集來設備和工程技術人員,按照南京躍進NJ130型2.5噸載貨汽車,設計試制出自己的2.5噸平頭載貨汽車——HF130輕型載貨汽車,這是安徽省制造的第一輛汽車。后來這平頭四驅二手車農機戶輛車在北京中南海得到國務院主持工農業(yè)生產平頭四驅二手車農機戶的余秋里同志的接見,余秋里表示將大力支持安徽上馬汽車項目。
1969年,巢湖汽車制造廠生產出首批20臺汽車,用汽車來向中共九大獻禮。第一批汽車出產后,HF130輕型載貨汽車被定名為“江淮牌”,工廠的名字也變更為“江淮汽車制造廠”,從此,江淮汽車開啟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道路。
眼看著各省都有了自己的汽車制造廠,江西省急的團團轉,盤點了一下手里的資源,能用的上的好像只有南昌汽車修理廠。矬子里面挑大個,話說它雖然是個修理廠,以前好歹也試制過汽車??!
1947年4月,南昌汽車保養(yǎng)廠成立;1949年4月南昌汽車保養(yǎng)廠更名為南昌汽車修配廠。在1958年造車熱潮中,南昌汽車修配理廠試制成功一輛“英雄”牌三輪汽車,和一輛2.5噸“英雄”牌載重汽車,雖然沒量產,但畢竟有過造車經驗。
1967年南昌汽車修理廠更名為江西汽車制造廠,集合全省的力量開始造車,1958年江西史上第一輛自己制造的井岡山牌汽車宣告誕生。1969年,“生產500輛井岡山牌汽車”的報道刊登在當時極具權威的黨中央理論刊物《紅旗》雜志上,立即在全國引起轟動。
后來江西汽車制造廠先后試制并小批量生產井岡山牌JX—131型載重3噸、JX-133型2噸和JX—142型3噸載貨汽車。不過由于井岡山牌汽車制造成本比同類產品要高,而價格卻賣得便宜,從1968年制造汽車開始便連年虧損,這種狀況一直延續(xù)到80年代。到1984年累計虧損達到5600萬元,成為江西省最大的虧損戶。
后來江西汽車制造廠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江西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這就是后話了。
1968年,看著全國各地生產汽車的熱潮,有點汽車功底的柳州人也坐不住了。柳州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生產過木炭汽車,建國后又在農業(yè)機械方面打下深厚的基礎,所以造車這種事情不能落在別人后面。
柳州機械廠與柳州農械廠這兩個實力最雄厚的工廠開始合作,參考匈牙利“布切齊”卡車,用最原始的設備開始造車。沒有沖壓模具,就花16天用大錘敲出駕駛室;沒有大噸位沖壓機,只用一臺300噸的油壓機,通過“劈柴下尖”的方法就把大梁壓制成功。
1969年4月2日,“飛躍牌”2.5噸載貨汽車試制成功,這是廣西省第一輛自己生產的卡車。1969年10月1日國慶節(jié),柳州機械廠與柳州農械廠合作生產的“柳江牌”2.5噸汽油載重汽車開往南寧,參加新中國成立20周年慶典。
1970年,“飛躍牌”2.5噸載重汽車,更名為柳江牌LZ-130型載重汽車。在當年計劃經濟的體制下,柳江牌LZ-130型載重汽車成為廣西地區(qū)特有的地域性車型。
1969年,昆明工學院(今昆明理工大學)機械專業(yè)200多名畢業(yè)生投入到“昆明牌”汽車的制造生產工作中,同年7月1日該廠成功研制出云南省第一輛“昆明牌”載貨汽車,改寫了云南不能生產汽車的歷史,并從此走上了一條以汽車生產為主的發(fā)展道路。
1970年開始批量生產“昆明牌”載貨汽車,年產達1000余輛,累計到1983年共生產“昆明牌”汽車11000輛,成為云南省最大的整車生產企業(yè)。
大躍進過去10年后,國內的工業(yè)基礎比以前要強了不少,所以第三次造車浪潮中的參賽選手遠比10年前多很多。但是由于篇幅有限,小陳只能挑選最主要、影響力最大的幾個車企來說,如果您知道更多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造車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qū)和我分享~
本文特約作者:陳璟
關注卡車之家(手機卡車之家_商用車互動服務平臺),網(wǎng)聚卡車人的力量
有任何問題,歡迎私信我們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ershou/22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