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棗樹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
農(nóng)機大全網(wǎng)(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拐棗樹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拐棗樹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拐棗樹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 ♂
拐棗樹高產(chǎn)種植技術(shù),有哪些要點選地整地:選擇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種植,選好地后挖深寬各1米的坑,在坑內(nèi)多施入枯枝落葉以供栽樹之用。
栽后管理:要加強幼樹的管理,每年的春季和夏季要松土除草,干旱時要及時澆水。
整形拉枝:栽后第二年要把主桿拉彎,讓其分生二級枝條。
病蟲防治:拐棗樹常見葉枯病和蚜蟲危害,可施用藥物防治。
一、選地整地
拐棗適應性強,喜生于向陽、濕潤、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環(huán)境,ph值中性,選好地后挖深寬各1米的坑,坡地挖成魚鱗坑防止水土流失,坑多施入枯枝落葉以供栽樹之用。
二、栽后管理
拐棗幼苗生長緩慢,要加強幼樹的管理,每年春夏雜草生長時要松土除草,干旱時及時澆水,春季3月、夏季6月、冬季11月施三次肥料促進生長。
三、整形拉枝
拐棗栽后第二年小樹長到1~1.5米時把主桿拉彎,讓其分生二級枝條,再用同法拉技使樹枝向四面展開,可早結(jié)果、多結(jié)果,從而提高經(jīng)濟收入。
四、病蟲防治
拐棗生命力較強,抗病性能好,樹苗期常見葉枯病和蚜蟲危害,葉枯病在發(fā)病前和發(fā)病初用1:1:400波爾多液防治,蚜蟲用40%樂果2000倍水溶液噴灑。
五、采收加工
拐棗在冬季11月霜降后,幾次霜凍果梗變紅褐色時采摘,剪下果枝儲存在陰涼處,熟后7~10天即可鮮品出售,也可陰干壓汁銷售。
拐棗樹(萬壽果)的種植技術(shù),附后期管理 ♂
拐棗樹(萬壽果)的種植技術(shù),附后期管理選擇肥沃一點的土壤比較好,拐棗樹對陽光的需求很高,所以選擇的土地在河流周圍更好。種子在培育苗前浸泡幾個小時,發(fā)芽后開始注意施肥、澆水,期間對溫度的控制也要做好,溫度必須在10℃以下。栽培初期的洞盡量深,底部需要放置肥料,作為初期的營養(yǎng)補充,肥料不能直接接觸根部,不定期除草,做好病蟲害防治。
一、土地管理
拐棗樹是適應能力強的果樹,這也是我國廣泛分布的原因,但為了更好的收獲,選擇的土壤還是肥沃一點比較好,拐棗樹長到十幾米,太淺不利于拐棗樹的扎根,其次周圍稍寬,不得有高樹遮陰。拐棗樹對陽光的需求很高,所以選擇的土地在河流周圍更好。
二、培育種苗
拐棗樹和很多果樹一樣,用種子培育,種子在培育苗前浸泡幾個小時,使表皮慢慢打開外部的運輸通道,然后用濕土培育苗,有砂土最好。砂土更透氣,有利于種子的發(fā)育,種子上面復蓋2-3厘米的土壤,培育間隔為10-20厘米左右,發(fā)芽后開始注意施肥、澆水,期間對溫度的控制也要做好,溫度必須在10度以下。
三、栽培
拐棗樹的結(jié)果期長,但生長也比較慢,前3-4年幾乎沒有結(jié)果,后果逐漸增加,栽培初期的洞盡量深,0.6-1米深,底部需要放置肥料,作為初期的營養(yǎng)補充,肥料不能直接接觸根部,栽培后稍加壓土,澆水,前幾年不定期除草,次數(shù)逐漸減少,初期施肥控制在每季一次,時間在季節(jié)交替初期,澆水取決于情況。
四、后期管理
有些人為了使拐棗樹多生枝,彎曲棗樹的主干,使向陽的一面更快地生長枝條,大家這樣做時不要太頻繁,每棵樹2-3次即可,多了會使苗曲向生長,在病蟲的防治方面,拐棗樹常見的害蟲是蚜蟲,發(fā)現(xiàn)后立即用藥劑處理,40%樂果2000倍水溶液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0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