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總站發(fā)布2022年“三夏”“雙搶”農機檢修技術指引
農機化總站發(fā)布2022年“三夏”“雙搶”農機檢修技術指引
近日,為加強“三夏”“雙搶”農機檢修工作,確?!叭摹薄半p搶”農業(yè)生產順利進行,強化農機化對國家糧食安全的支撐保障,農業(yè)農村部農機化總站發(fā)布《“三夏”“雙搶”農機檢修技術指引》。
具體內容如下:
2022年“三夏”“雙搶”農機檢修技術指引
一、自走輪式谷物聯合收割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清理發(fā)動機空氣濾清器和通氣道;清洗或更換機油濾芯和柴油濾芯并更換油底殼機油、液壓油、制動液; 油箱加足合格柴油;加入冷卻液;檢修蓄電池電量并充電;搖轉發(fā)動機曲軸數十轉,無異常后啟動空轉10—15分鐘,查看有無異常。
2.檢查滾筒、風扇、割臺、篩箱驅動機構等轉速高、震動大、負荷重的部件和轉速高的鏈輪、復合膠帶輪及軸承的螺栓緊固情況并根據需要調整。
3.查看各轉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調整鏈條和膠帶的張緊度。
4.檢查收割機構。檢查切割器刀片是否完好、牢固,間隙是否合理,活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是否重合,并根據需要調整緊固;按作業(yè)要求調整撥禾輪高度和扶禾爪的下垂量。
5.檢查脫粒機構。按作業(yè)要求調整脫粒間隙、清選風扇風量等。查看切草刀、振動篩帆布及前端軸承、百葉篩條等磨損情況并根據需要更換。
6.檢查秸稈處理機構。一要調整秸稈排出位置,保證秸稈均勻排出;二要查看切斷刀和定刀是否磨損或破損,如有請更換新的刀片。
7.檢查離合器、制動裝置的技術狀態(tài),看其可靠性和靈活性。
8.查看液壓油泵、操縱閥及管路,損壞的應及時更換;液壓油過臟及有雜質的應予更換。
9.檢查過橋與脫谷滾筒凹板過渡板結合處等地的密封性,減少收獲損失,杜絕跑糧、漏糧現象。
(二)作業(yè)中檢修
1.發(fā)動機每工作250—300小時必須更換機油及機油濾芯,柴油濾清器每工作200小時需更換;液壓系統(tǒng)每工作250—300小時更換液壓油及回油濾清器、行走過濾器濾芯一次。在進行清理、檢修、保養(yǎng)、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時,請務必關停發(fā)動機。
2.各部位密封膠皮會出現磨損、老化現象,應及時更換,防止因密封不嚴導致漏糧損失。輸送鏈條張緊度應適時調整。
3.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yè)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jié)時,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4.割臺堵塞時,應調整動、定刀片間隙到0.3—1毫米左右;如果割刀刀片或護刃器損壞,需更換刀片或護刃器。割臺堆積作物時,割臺攪龍與割臺底板的間隙應調整到6—15毫米左右。喂入攪龍纏草時,應調整喂入攪龍右側的撥片來使撥禾齒桿與底板的間隙為6—10毫米。撥禾輪打落籽粒較多時,需降低撥禾輪轉速。
5.脫粒滾筒堵塞時,可調整皮帶張緊度來提高滾筒轉速,如因喂入量偏大所致,可降低機器前進速度或提高割茬。排草夾帶籽粒偏高時,要清理凹板篩前后“死角”的堵塞,發(fā)動機轉速應達到2500轉/分,油門要踩到位。糧食中含雜率偏高時,要將魚鱗篩角度調整到合適位置,調節(jié)風量調節(jié)板,適當增加進風量。
6.定時查驗收獲損失率、含雜率,出現異常時及時調整。
(三)安全操作提示
1.請不要在酒后、服藥后或疲勞狀態(tài)下操作維護收割機。
2.在進行清理、檢修、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時,請務必關停發(fā)動機并拔下鑰匙。
3.兩人共同檢修收割機時,嚴禁另一人私自轉動旋轉部件。
4.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yè)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jié)時,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5.嚴禁在稻(麥)田中抽煙,要防止電氣線路接觸不良、短路、發(fā)動機排氣管周邊堆集草屑等引發(fā)的火災安全事故。
二、自走履帶式谷物聯合收割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清理發(fā)動機空氣濾清器和通氣道;清洗或更換機油濾芯和柴油濾芯并更換油底殼機油、液壓油、制動液; 油箱加足合格柴油;加入冷卻液;檢修蓄電池電量并充電;搖轉發(fā)動機曲軸數十轉,無異常后啟動空轉10—15分鐘,觀察有無異常。
2.檢查滾筒、風扇、割臺、篩箱驅動機構等轉速高、震動大、負荷重的部件和轉速高的鏈輪及軸承的螺栓緊固情況并根據需要調整。
3.查看各轉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調整鏈條和膠帶的張緊度。
4.檢查收割機構。檢查切割器刀片是否完好、牢固,間隙是否合理,活動刀片與護刃器中心線是否重合,并根據需要調整緊固;按作業(yè)要求調整撥禾輪高度和扶禾爪的下垂量。
5.檢查脫粒機構。按作業(yè)要求調整脫粒間隙、清選風扇風量等。查看切草刀、振動篩帆布及前端軸承、百葉篩條等磨損情況并根據需要更換。
6.檢查秸稈處理機構。全喂入收割機要調整秸稈排出位置,保證秸稈均勻排出,并查看切斷刀和定刀是否磨損或破損,如有請更換新的刀片。半喂入收割機切刀刀片與供給刀刀片重疊量在9毫米以下時,要調整供給軸的安裝位置;切刀刀片和供給刀之間的間隙要在4.5—7毫米之間;排草鏈條壓桿與鏈輪的間隙要調整至2.5毫米以內。
7.檢查離合器、制動裝置的技術狀態(tài),看其可靠性和靈活性。
8.查看液壓油泵、操縱閥及管路,損壞的應及時更換;液壓油過臟及有雜質的應予更換。
9.檢查過橋與脫谷滾筒凹板過渡板結合處等地的密封性,減少收獲損失,杜絕跑糧、漏糧現象。
(二)作業(yè)中檢修
1.發(fā)動機每工作250—300小時必須更換機油及機油濾芯,柴油濾清器每工作200小時需更換;液壓系統(tǒng)每工作250—300小時更換液壓油及回油濾清器、行走過濾器濾芯一次。在進行清理、檢修、保養(yǎng)、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時,請務必關停發(fā)動機。
2.各部位密封膠皮會出現磨損、老化現象,應及時更換,防止因密封不嚴導致漏糧損失。輸送鏈條張緊度應適時調整。
3.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yè)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jié)時,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4.割臺堵塞時,應調整動、定刀片間隙到0.3—1毫米左右;如果割刀刀片或護刃器損壞,需更換刀片或護刃器。割臺堆積作物時,割臺攪龍與割臺底板的間隙應調整到6—15毫米左右。喂入攪龍纏草時,應調整喂入攪龍右側的撥片來使撥禾齒桿與底板的間隙為6—10毫米。撥禾輪打落籽粒較多時,需降低撥禾輪轉速。
5.脫粒滾筒堵塞時,可調整皮帶張緊度來提高滾筒轉速,如因喂入量偏大所致,可降低機器前進速度或提高割茬。排草夾帶籽粒偏高時,要清理凹板篩前后“死角”的堵塞,發(fā)動機轉速應達到2500轉/分,油門要踩到位。糧食中含雜率偏高時,要將魚鱗篩角度調整到合適位置,調節(jié)風量調節(jié)板,適當增加進風量。
6.定時查驗收獲損失率、含雜率,出現異常時及時調整。
(三)安全操作提示
1.請不要在酒后、服藥后或疲勞狀態(tài)下操作維護收割機。
2.在進行清理、檢修、加油以及機手離開駕駛室時,請務必關停發(fā)動機并拔下鑰匙。
3.兩人共同檢修收割機時,嚴禁另一人私自轉動旋轉部件。
4.在升起割臺、打開糧倉、脫粒滾筒等作業(yè)機構進行檢修、清掃、調節(jié)時,請務必鎖上安全鎖具,確保各機構不會下落或自行關閉而造成人員傷害。
5.嚴禁在稻(麥)田中抽煙,要防止電氣線路接觸不良、短路、發(fā)動機排氣管周邊堆集草屑等引發(fā)的火災安全事故。
三、谷物烘干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查看電源或熱源情況,如果用電電源電壓需穩(wěn)定且滿足在額定電壓±5%范圍內并設置二級漏電保護裝置;檢查電源線有無損傷;電源是否確實接地。
2.查看裝糧排糧機構及內部干燥循環(huán)機構是否堵塞或磨損變形,如堵塞或磨損變形需清理或更換相應機構。
3.查看三角皮帶及其松緊度,皮帶松緊度以食指壓入凹下10—15毫米(0.5公斤)為標準;鏈條及鏈條松緊度和潤滑,將護罩取下調整傳動鏈條松緊度,適度加潤滑油后再將護罩掛上鎖緊;查看杓子和皮帶有無損傷,調整杓子和皮帶的張力,有損傷或磨損時需更換。
4.查看排風管、排塵風管是否有破損,如有需更換。
5.清理機器內部殘余物,清理集塵室內部殘余物。
6.機器周圍不應有障礙物或易燃物,作業(yè)通路需保持離機器周圍1.5米以上。
(二)作業(yè)中檢修
1.原糧需清選干凈進入干燥機,避免殼屑、石塊、秸稈等雜物混入,即浪費能源,又容易引起堵塞。烘干數批或換糧時,應停機排空清除殘余糧食和雜物,若原糧太臟,則需每批清理。
2.入機谷物容量不得大于烘干機最大額定值,不得超負荷運轉。
3.發(fā)現密封處不嚴時,應及時更換密封材料。
4.經常檢查各緊固件是否有松動現象,并適時檢查和調整傳動皮帶的松緊度。
5.裝卸糧食時應輕裝輕卸,以免損壞零部件。
(三)安全操作提示
1.烘干機應配備干粉滅火器,滅火器應在有效期內。
2.谷物進機后勿停留過久,應立即送風或干燥。裝入谷物量不得大于烘干機最大額定容量,不得超負荷運轉。
3.烘干機運轉時,嚴禁操作人員用手接觸烘干機各部運轉機構;烘干機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檢修,不可強行運轉。烘干機停止運轉時,讓機器繼續(xù)送風冷卻燃燒室。
4.操作人員檢修時,應兩人以上作業(yè),需有人監(jiān)護,戴好安全帽,登高時應系好安全帶。
四、玉米精量播種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開溝器安裝調整。播種開溝器必須與施肥開溝器左右方向錯開50毫米以上,避免化肥燒苗。
2.播種行距調整。按當地農藝要求調整播種機行距;調整時以播種機梁架中心線為基準線,向左、右對稱串動播種單體和施肥開溝部件。同時,支撐輪、傳動機構以及排肥箱也要做相應調整。移動過的零部件要重新擰緊。
3.播種株距的調整。根據使用說明書中的播量表進行相應的調整,掛接好相應的鏈輪并張緊。
4.施肥深度調整。松開施肥開溝器固定座上的頂絲,上下移動犁柱調整深淺,上移則淺、下移則深。要求各施肥開溝器下尖連線與機架平行,建議施肥開溝器較播種開溝器深50毫米,以實現化肥深施。
5.施肥量調整。作物品種、畝保苗株數(壟距和株距)、土壤肥力決定畝施肥量,根據施肥量的要求,以支撐輪轉動10圈為準,測定排肥器排除肥量大小,再計算出畝排肥量(滑移率按10%計算),直到調節(jié)排肥器達到畝排肥量時為準。
6.播種深度調整。調節(jié)每個播種單體上的限深指針手柄,操作時要讓每一個播種單體上的限深指示針處于同一刻度位置,保證整機播種深度一致。播深調整后應進行實際播種深度測定,指示播深與實際播深不符時,要進行二次微調,達到播深一致的效果。
7.播種量的調整。打開排種器蓋調整隔板,隔板定位孔上移,重播率降低,但空穴率提高;隔板定位孔下移,空穴率降低,但重播率提高。需要反復調整試驗,達到滿意狀態(tài)為止。
(二)作業(yè)中檢修
1.觀察輸種管內種子位置,當種子上平面接近管底部時,應及時加種,否則容易漏播。
2.拖拉機速度不能過快,否則影響播種質量。
3.要有專人跟機監(jiān)視:排種盤和排肥輪是否正常轉動,前方有無秸茬堵塞,播深是否合適,有無“晾籽”現象,有問題須排除;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xù)作業(yè),保證播種狀態(tài)完好。
4.播種機到達地頭時,檢查種箱中的種量和肥箱中的肥量,不足時及時添加。
5.每班前或換地塊作業(yè)前應檢修,作業(yè)中途也應定期停機檢修。
(三)安全操作提示
1.播種機啟動作業(yè)時,要邊走邊下落播種機,不能把播種機猛放入土作業(yè),以免入土工作部件受到劇烈沖擊損壞,也避免造成導種管口和施肥開溝器口堵塞。
2.嚴禁在播種作業(yè)時進行調整、修理和潤滑工作。工作部件和傳動部件粘土或纏草過多時,必須停車清理。
3.不準在左右劃印器下站人和在機組前來回走動,以免發(fā)生人身事故。
4.播種機在作業(yè)過程中不允許急轉彎和倒車,以免損壞播種部件。
5.播拌藥種子時,工作人員應戴風鏡、口罩與手套等防護用具。播后剩余種子要妥善處理,嚴禁食用,以防人畜中毒。
五、水稻插(拋)秧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清理發(fā)動機空氣濾清器、散熱器、油水分離器。按說明書規(guī)定加注燃油,清潔或更換燃油濾清器濾芯;補充或更換發(fā)動機、變速箱、后車軸箱、插秧箱等部件機油,更換機油應同時更換機油濾清器濾芯。
2.查看啟動電機、發(fā)電機、喇叭、車燈等電器部件是否正常,發(fā)動機有無異響,排氣煙色是否正常,儀表指示是否正常等,發(fā)現故障及時維修。
3.檢查插秧機構。按說明書要求,對插秧臂、旋轉箱、移動支架、浮舟、連桿、驅動軸、滑塊、導軌、各行離合器等部件涂抹或加注鋰基潤滑油脂。查看外部及連接部主要螺母有無異常、松動并根據需要調整;調整或更換發(fā)動機皮帶、變速箱驅動皮帶、縱向傳送帶;調整各手柄及拉桿、拉線;查看或更換推秧器、秧針;調整取苗量符合技術要求;查看并補充蓄電池電量。查看載秧臺、送秧部件及插植臂等插植部件是否工作正常,發(fā)現故障及時維修。緩慢起步,查看插秧機行走是否平穩(wěn),制動器、變速器是否正常工作等,發(fā)現故障及時維修。
4.檢查拋秧機構。通過調整各拋秧帶安裝支座來實現拋秧帶張緊力調節(jié)。調節(jié)相鄰兩根取秧帶來調整夾秧器壓板的松緊。通過旋轉調速開關調整拋秧帶的運轉速度實現拋秧行距調節(jié)。左右移動株距副變速手柄改變拋秧株距。旋轉調節(jié)螺栓移動取秧系統(tǒng)后側小回轉輪軸承座的位置來調整取秧帶到合適的張緊力;調整各拋秧帶安裝支座來實現拋秧帶張緊力調節(jié)。
5.檢查載送秧機構。調節(jié)張緊座來調整平板輸送皮帶張緊力。調節(jié)回轉輪張緊螺栓使回轉輪皮帶達到合適的張緊力。同時調節(jié)左右兩側回轉輪皮帶張緊螺栓,以保證每條回轉皮帶張緊力相同。
(二)作業(yè)中檢修
1.水稻插秧機。啟動時,注意必須把主離合器手柄和栽植離合器手柄放到分離位置,切斷動力。調整插秧株距和取秧量時,必須將發(fā)動機熄火,停止工作。浮板上面要保持清潔。防止秧苗軟盤及其它雜物纏繞傳動軸和轉動萬向節(jié)運動件上,影響工作,機手不準用腳去清埋行走地輪與行走傳動箱間的泥土雜草。調頭轉變調頭時,減小油門,及時分離栽插離合器,防止損壞傳動萬向節(jié)機件。發(fā)生機器驅動輪陷住難以前行時,需停機用木棒抬起行走輪并在下面墊上木板,啟動機器扶好把手使機器自行移出。隨時觀察插秧是否有漏插傷秧現象,漏插傷秧嚴重時需停機檢查并處理。
2.水稻拋秧機。查看齒輪、鏈輪箱是否漏油,如有需更換油封和紙墊或重新安裝。查看鏈輪箱是否脫鏈或有雜音,如有需調節(jié)鏈條張緊裝置。查看是否有缺株,如有需將秧苗理順,重新裝入。查看是否有漂秧、浮秧,如有需對田地進行放水,保證水深在10毫米以內。查看是否有取秧帶脫落,如有需將取秧帶輪中泥土清理干凈后裝好取秧帶。拋秧機行走路線依據風向決定,始終與風向平行;風力超過4級時,應停止作業(yè),以免影響拋秧質量。
(三)安全操作提示
1.仔細閱讀并充分理解說明書和產品上粘貼的警示標牌、提示標牌。
2.飲酒后、睡眠不足和過于勞累時請不要進行操作、檢修工作。
3.在轉彎的過程中,需要將栽植離合器進行分離,這樣可以對傳動萬向節(jié)等部件起到保護作用,避免出現損壞的情況。
4.在拆下或斷開任何管路、接頭或相關零部件前,一定要先釋放管道或容器內的壓力,壓力釋放時,要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壓力液體或氣體沖向人體,否則可能造成人身傷害。
5.進、出田塊和過田埂時,要低速行駛,并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的操作方法進行。
6.停車時,請務必將主變速手柄置于空擋位置,并踩下剎車踏板,必要時熄滅發(fā)動機。
六、自走式噴桿噴霧機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清洗機體,清除異物、纏繞物,清洗植保機藥箱、藥泵、濾網及噴嘴等;清潔空氣濾清器、散熱器、防蟲網、油水分離器等。
2.添加冷卻液(水);加注燃油;清潔或更換燃油濾清器濾芯;補充或更換發(fā)動機、變速箱、后車軸箱等部件機油,更換機油應同時更換機油濾清器濾芯;添加藥泵潤滑油,清洗藥泵吸入式濾芯;更換密封件、噴嘴等易損件。
3.查看外部及連接部主要螺母有無異常、松動,前后輪胎是否磨損,調整或更換發(fā)動機皮帶、變速箱驅動皮帶等;調整各手柄及拉桿、拉線;補充蓄電池電量。
4.啟動電機、發(fā)電機、喇叭、車燈等電器部件是否正常,發(fā)動機有無異響,排氣煙色是否正常,儀表指示是否正常等,發(fā)現故障及時維修。
5.檢查噴桿升降、收放是否正常,回水攪拌裝置是否工作,系統(tǒng)壓力和各噴頭噴霧效果是否符合作業(yè)要求等。
6.緩慢起步,檢查機具行走是否平穩(wěn),制動器、變速器是否正常工作等,發(fā)現故障及時維修。
(二)作業(yè)中檢修
1.操作人員應具備自我防護意識,作業(yè)時需佩戴防護裝備(衣服、手套、鞋子等)。操作人員在作業(yè)中不得有喝水、吃東西、吸煙等可能產生農藥中毒效果的行為。
2.發(fā)生故障,需要停車熄火,關閉藥液分配閥等,再進行檢查。
3.盡量避免急剎車,以免主藥箱中的水涌動導致機器不穩(wěn)。
(三)安全操作提示
1.運輸前請檢查燈光、喇叭、剎車和緊急制動功能是否正常,保證噴桿處于折疊狀態(tài)且噴桿托架已經托住噴桿。機具在起步、升降及噴桿展開或折疊時應鳴笛示警。
2.在道路運輸及作業(yè)過程中,嚴禁人員站在機器上,應時刻注意道路交通狀況能否滿足機具的尺寸。
3.在未熄火的狀態(tài)下,不得進入機械底部進行檢查、保養(yǎng)、維修等操作。
4.進行作業(yè)、維護保養(yǎng)及操作噴桿時,噴桿擺動范圍內及噴桿下方均不允許站人;除非進行必要的維修保養(yǎng),否則人員不得進入藥箱。噴藥作業(yè)后,如藥箱內有殘余藥液,則應按照有關環(huán)保規(guī)定進行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七、植保無人飛機
(一)起飛前例行檢修
從上到下依次為:目視及觸摸螺旋槳、機臂、電機底座、舵機、腳架、邊梁、碳框是否完好,如發(fā)現異物需及時清理,如發(fā)現裂紋或缺陷需要及時更換;試運轉動力電機,安裝是否牢固、有無虛位、旋轉是否順暢無異響;試運轉離心噴頭,安裝是否牢固、旋轉是否順暢、噴盤是否完整;檢修RTK天線是否安裝完好;藥箱進藥口、過濾網有無異物;
從左到右依次為:視角影像鏡頭是否清潔,為防止刮壞鏡頭,建議使用眼鏡布從左至右一個方向擦拭;仿地雷達、前置動態(tài)雷達表面是否清潔、無異物遮擋并安裝穩(wěn)定;電池插座有無異物,如發(fā)現金屬發(fā)黑,需及時進行清理;短按電池開關鍵,根據提示燈檢修電池電量是否充足;電池卡扣是否有損壞,安裝電池時聽到“咔嗒”一聲表示安裝牢固;先短按后長按電池開機。
(二)操控系統(tǒng)檢修
1.打開無人機操控APP,查看APP版本及設備固件是否需要更新,如有更新,請立即根據提示完成更新操作(注意:請確保每次飛行前,所有固件都升級至最新版本)。
2.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單手控綁定”,確認綁定單手操控設備。
3.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通信系統(tǒng)”,查看通訊信號是否良好且顯示正常。
4.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定位系統(tǒng)”,查看基站是否連接,是否進入RTK。
5.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電力系統(tǒng)”,確認電池電量可以滿足當前作業(yè)需求,電池電芯電壓為綠色表示正常。
6.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噴灑系統(tǒng)”,進行手動噴灑測試。確認噴灑系統(tǒng)通暢,管道無破裂漏藥,噴盤轉動正常,流出液體無氣泡。
7.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動力系統(tǒng)”, 進行怠速測試,確認電機轉向正常無異響。
8.按產品說明書要求檢修“感知系統(tǒng)”,確認地形模塊和避障雷達正常。
(三)安全操作提示
1.酒后、睡眠不足、生病時、孕婦、未滿18周歲、未獲得資質證書者不允許操作。
2.在周圍1畝范圍無安全降落點的田內不能進行作業(yè)。
3.作業(yè)結束后應停止發(fā)動機,關閉遙控器電源,并將遙控器置于工具箱內,取出鑰匙。
4.當無人機出現緊急狀況時,應將無人機以最快方式飛離人群,并盡快降落或迫降。
5.操作員必須了解機械使用知識及藥劑性質,掌握預防中毒措施和救護方法。
6.操作員作業(yè)前必須穿戴防護用品,作業(yè)后凡與藥物接觸的身體部位和防護用品必須用肥皂水洗凈。
7.無人機的藥劑箱、管道及接口不能滲漏,作業(yè)時工作壓力不能超過規(guī)定值,排除故障、拆卸接頭和噴頭前必須先清除箱內壓力。
8.夜間檢修或添加藥劑時,不準用明火照明。
9.作業(yè)結束后,應在適當地點對機械進行徹底清洗,并防止水源污染。
八、打(壓)捆機(以方捆機為例)
(一)作業(yè)前檢修
1.檢查彈齒離地間隙并調整到50毫米。
2.打捆前機器空運轉3—5分鐘,觀察各運動件是否相互干涉、卡滯、各處聯接是否牢固可靠。
3.調整草捆密度。草捆密度和重量的調整要根據牧草品種、含水率等田間條件靈活掌握。慢慢增加草捆密度,進行多次打捆以調整草捆密度,直到達到所需密度。
4.調整草捆長度。在打結器后方的壓捆室頂部裝有草捆長度控制器。草捆長度通過可調擋環(huán)的安裝位置調整,當可調擋環(huán)向上移動時,草捆長度隨之增加;反之,草捆長度縮短。
(二)作業(yè)中檢修
1.進行試打捆,在試打捆過程中主要是針對現場作業(yè)條件進一步精調機器。
2.駕駛員要注意觀察草條和地形變化狀況,使拖拉機的前進速度和動力輸出軸轉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3.當物料堆積時,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并關閉發(fā)動機,人工清除堵塞物料。
(三)安全操作提示
1.在檢修保養(yǎng)機器時,必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關閉發(fā)動機。
2.機器運轉時,嚴禁駕駛員離開座位。
3.酒后、帶病或過度疲勞、兒童等無自我保護能力人員嚴禁操作機具;操作者應謝絕上述人員在機具運轉和作業(yè)時靠近機具。
4.在地頭轉彎空行時,必須切斷動力輸出軸動力。
5.機器上應配置滅火器,作業(yè)現場嚴禁煙火,消除一切火災隱患。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52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