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插 拋秧 移栽 直播,水稻種植機械化如何搞?
機插 拋秧 移栽 直播,水稻種植機械化如何搞?
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多種多樣,大部分地區(qū)是機械插秧,也有一些地區(qū)機械拋秧、缽苗移栽和水稻直播。到底哪種種植方式比較好,本次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我國水稻常年種植面積4.5億畝,總產量2億噸左右,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列世界第一位。端牢中國人自己的飯碗,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水稻作為我國三大糧食作物之首,大米又是我國人民主要的細糧之一,其重要性更是顯而易見。
機械插秧
一、我國水稻種植主要特點及現狀
水稻種植機械化是主要作物機械化中,最為復雜和困難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主要是各地種植條件差異大,種植過程和農藝要求比較高等特點。
1、各地種植條件差異很大
我國水稻種植地域廣闊,北從黑龍江,南到海南省,西到新疆,全域都有水稻栽培。這些水稻種植區(qū)的日照、積溫以及降水條件千差萬別,各地土壤質地、水源狀況和水質等差異也很大,各地水稻品種、泥腳深淺、種植習慣和種植工藝,以及采取的技術措施等都有很大差別。
2、種植過程比較復雜,農藝要求比較高
水稻種植過程要經過育秧用土篩選調配、播種育秧、起秧運秧、栽插等工序,每個工序都有特定的要求。不同的種植方式,整個工序流程都不盡相同,如果改用新的種植方式,這些工序流程和農藝要求必須做相應的改變,否則就會直接影響種植質量,進而影響水稻產量。
例如,水稻機插秧時,對育苗的要求就與人工插秧不一樣,而且不同的插秧機,對育苗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要求毯苗,有的要求缽苗;有的要求小苗,有的適合大苗……
3、目前水稻機械化種植現狀
水稻種植是水稻生產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機械化種植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從目前種植機械補貼來看,水稻插秧機應用最廣泛,這幾年補貼銷量在7萬臺左右;有序拋秧機每年補貼銷量1000多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水稻直播機有兩個省區(qū)單列了補貼,這幾年補貼銷量每年30-50臺。
二、水稻插秧機、拋秧機、缽苗移栽機和直播機補貼銷量
從這幾年我國水稻插秧機、拋秧機、缽苗移栽機和直播機等種植機械的補貼銷量,就可以看出當前我國水稻的幾種種植方式。
1、2011-2022年插秧機補貼銷量情況
2011-2022年我國插秧機補貼銷量的變化
從上圖可以看出,插秧機的銷量10年來反反復復。2013年銷量曾達到8萬多臺,第二年卻降到不足5萬臺。經過幾年的增長,到2017年銷量達到7萬多臺,之后的年銷量7萬臺上下波動,2022年再次達到7.5萬臺的高位。
10多年來的補貼銷量變化,一方面說明插秧機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以及補貼公示時間延后等原因;另一方面也說明人們始終沒有認定,機械插秧技術就是未來唯一的發(fā)展方向,而在不斷地探索新的種植模式。
從水稻插秧機補貼銷售情況看,這幾年銷量有振蕩上行趨勢,機型有從4行向6行及8行、手扶式向高速乘坐式、單一插秧向同時側深施肥發(fā)展的趨勢。
2、幾個省區(qū)有序拋秧機補貼銷售
農機購置補貼公示數據顯示,截止2023年4月15日,我國已補貼有序拋秧機647臺,均為2022年及以前年度銷量。2021年以來,我國有6省區(qū)先后補貼銷售了拋秧機,2022年和2021年補貼公示數量分別為814臺和1062臺。
2021年以來6省區(qū)有序拋秧機補貼銷量
從有拋秧機補貼公示數據的6省區(qū)來看,除吉林省外,這幾年補貼數量有增有降,總體比較穩(wěn)定。
吉林省2023年開始公示補貼有序拋秧機的數據,均為2022年的銷量。4月15日顯示為354臺,4月18日顯示為374臺,補貼公示數量還在增加。
3、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補貼銷售情況
水稻缽苗移栽機與水稻插秧機的不同點在于,水稻缽苗移栽機使用的是缽盤育秧的缽苗,也就是帶營養(yǎng)土的缽苗;而水稻插秧機使用的是毯狀苗。所以缽苗移栽具有成活率高、緩苗快或不緩苗等優(yōu)點,特別是在北方寒涼地區(qū)比較適宜。
常州亞美柯的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采用日本三菱技術,這一技術在日本北方一些地區(qū)使用多年,但不知何故未能在日本全國推廣。
亞美柯在我國推廣缽苗移栽機多年。2021年江蘇省補貼銷售亞美柯2ZB-6A(RXA-60TKD)乘坐式高速缽苗移栽機30臺,2022年補貼銷售5臺。2022年遼寧省補貼銷售亞美柯2ZB-6A(RXA-60T)乘坐式高速缽苗移栽機16臺。
貴州詹陽動力2022年在貴州補貼銷售2ZB-6B(JYNBY-6B)乘坐式高速水稻缽苗移栽機21臺,2023年至今已公示補貼銷售3臺。
4、兩省水稻直播機的補貼銷售情況
我國有兩個省區(qū)單列了水稻直播機補貼品目,這幾年補貼銷量都不大。
江蘇和江西2021年以來補貼水稻直播機數量
這幾年水稻直播機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也有院士團隊進行這方面的試驗。水稻直播不存在栽植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水稻不需要緩苗,很多人認為是個很好的發(fā)展模式。
然而,水稻直播與育秧移栽最大的不同,是幼苗的生長環(huán)境。育秧是在較好的土壤、溫度和水肥條件下生長,而直播是將種子直接下到田里,一開始就在大田環(huán)境中生長。顯然,二者環(huán)境相差甚遠,秧苗生長發(fā)育差距很大,盡管栽插有緩苗問題,但最終產量也有差別。一般來說,水稻直播產量要低一些,甚至低不少,這也是水稻直播推廣受阻的主要原因。
三、水稻種植模式轉換應循序漸進
水稻種植模式比較多,但由于人們的種植習慣,土壤和氣候環(huán)境等條件的不同,適應當地種植的模式可能不是很多,特別注意不要輕易對當地的種植模式進行轉換。
1、人們探索水稻新種植模式從未停止
由于水稻機插秧的種植過程并不輕松,從育秧用土的準備到播種,再從育秧到插秧,農藝要求比較高,育秧、起秧運秧等輔助工作也不少。所以人們不斷地探索新的更為簡便的種植模式,一些新的探索不斷地被否定,因此新的種植方式一直處于不斷地探索中。然而,實踐證明,水稻種植模式不能輕易轉換。
2、水稻種植模式不能輕易轉換的原因
即使從人工插秧改為機插秧,也不是買來一臺插秧機就能實現的。首先培育出的秧苗要適合所購買的插秧機使用,插秧的田塊要按照相應要求進行整地,然后才能使用購買來的插秧機,保證種植的水稻不會減產。
查閱歷史補貼數據,發(fā)現2010年南方某省區(qū)補貼銷售水稻插秧機約7000臺,而此后很多年,該省區(qū)插秧機補貼銷量卻很少,直到2022年仍然不足800臺。個人認為,該省區(qū)那年推廣水稻插秧機是失敗了。
3、要警惕水稻新種植模式一哄而上
人們往往愿意反復強調成功的事例,而失敗的事情不愿提起。南方某省推廣插秧機失敗和東北某省推廣擺秧機不成功的事例無人提及,而新型水稻種植方式的優(yōu)勢宣傳力度很大,對其不足和缺陷卻提醒不夠,這無疑加大了人們試錯的風險。
恕我直言,吉林2022年一下子先后補貼銷售幾百臺有序拋秧機,說不定就暗藏風險。
4、水稻種植模式轉換應循序漸進
積極探索水稻種植新的模式,并不斷地進行改進和提高非常正確,但要遵循科學規(guī)律,絕不能一哄而上。不管哪種水稻種植模式,都是一個系統工程,不但要求種植機械產品技術成熟穩(wěn)定,還有育秧、整地等農藝以及土壤、積溫和光照等各種環(huán)境條件都符合要求。種植機械推廣受阻,不一定都是機械本身的問題,這個系統工作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出問題,就可能影響機械推廣的成功。
因此,探索水稻新的種植模式,要先選試點進行各種條件下的試驗,成功之后再逐步擴大試驗范圍,最終開展大面積推廣。否則,一次性購買大批新型水稻種植機械,一旦種植模式轉換失敗,水稻減產用戶退機,則會對農戶和企業(yè)都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也會影響推廣部門的信譽,以后的推廣工作將很難開展。
本次分享就到這里,你對水稻種植模式有何看法,請在評論中發(fā)表意見。謝謝!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8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