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結構有哪些類型?團粒結構的肥力意義是什么?
土壤結構有哪些類型?團粒結構的肥力意義是什么?
土壤結構的類型、特征及改良:
①塊狀結構體:近似立方體型,長、寬、高大體相等,走私一般大于3cm,1-3cm之內(nèi)的稱作核狀結構體,外形不規(guī)則,多在粘重而乏有機質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黃土常見此結構,由于相互支撐,會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發(fā)跑墑,多有壓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長繁育。
改良方法:可在墑情合適時耙耱,冬季凍土后,輾壓,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也可摻河沙或爐渣灰來改良。
②片狀結構體:水平面排列,水平軸比垂直軸長,界面呈水平薄片狀;農(nóng)田犁耕層、森林的灰化層、園林壓實的土壤均屬此類。不利于通氣透水,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
改良方法:松土施用有機肥,公園街道綠地行人常經(jīng)過的地方,可進行透氣鋪裝、種植地被植物或進行必要的圍欄保護,結皮和板結的可采取適墑深翻,增施有機肥解決。
③柱狀結構體和棱狀結構體:沿垂直軸排列,垂直軸大于水平軸,土體直立,結構體大小不一,堅實硬,內(nèi)部無效孔隙占優(yōu)勢,植物的根系難以介入、通氣不良、結構體之間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改良方法:通過深翻施肥和深翻種植綠肥。
④團粒結構體:這是最適宜植物生長的結構體土壤類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價值。其能協(xié)調土壤水分和空氣的矛盾;能協(xié)調土壤養(yǎng)分的消耗和累積的矛盾;能調節(jié)土壤溫度,并改善土壤的溫度狀況;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長伸長條件。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89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