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試水”數字化育苗助力春耕
沈陽“試水”數字化育苗助力春耕
水稻播種在即,當種植戶多在忙著組織人手起苗插秧時,在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qū)興隆臺街道房身村種植大戶高銘的數字化育苗試驗中心呈現的卻是另外一番景象——一個只有35平方米、兩層樓高的空間內,835盤水稻苗個個“身姿”挺拔,等待著春播的號令,“奔赴”40畝稻田。
“這個數字化育苗中心真是省地又省人工,過去我們得租用20塊園田,40個人忙活好幾天,而現在4個人半天就搞定?!?月8日,高銘打開手機邊演示邊告訴記者,“棚內的溫度、濕度、長勢都實時可視, 噴淋、熱風設備一鍵就能遠程操作?!?/p>
數字化農業(yè)在“90后”的高銘看來,蘊含著無限的商機。去年,他在自家承包的稻田中辟出800畝進行數字化裝備,嘗試數字化種植,圍護欄、鋪灌渠,實施可視化看護、智能化灌溉,此舉破解了農村人力資源緊張的難題。在綠色水稻中飼養(yǎng)稻田蟹,收獲了優(yōu)質的大米,稻田蟹也膏滿黃肥,一田雙收讓高銘堅定了走數字化農業(yè)的決心。
嘗鮮數字化種植后的高銘,今年再度試水數字化育苗。年初,他到河南學習借鑒,投入20余萬元購進了立體育秧設備,設置了各種傳感節(jié)點和智能感知系統,建起了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的數字化育秧中心。
在白色玻璃的育秧房內,記者看到,一盤盤稻苗像圖書館書架里的圖書一樣整齊地排列,有兩層樓高,每一層都與一條傳送帶相連,隨著傳送帶的勻速滾動,每一層秧苗從低到高,上下滾動,在滾動中確保每一盤苗床均勻獲得陽光、溫度和濕度??吹脚飪葴囟壬吡?,高銘便輕點手機,開啟自動澆水模式。20分鐘內,每一株稻苗輕松“解渴”。
“普通的育苗環(huán)境溫度比較低,特別是今年的氣溫忽高忽低,不利于育苗。這里育苗溫度可以控制,這樣的苗肯定長得比較好?!备咩懡榻B說, “數字化育苗,可以保證出芽的整齊度,因為是用機器澆水施肥,整塊苗濕度比較均勻,可以保證苗的存活率。”數字化育苗的生產方式和傳統模式相比,單位面積的種植數量大幅提升。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傳統育苗5平方米的苗可插秧一畝地,現在占地35平方米的中心一次育苗就可以插秧40畝地,今年還能再育一茬苗。
“育完苗后,這個中心還有啥打算?”面對記者的提問,高銘興奮地說:“我準備試驗種菜,如果成功,明年就擴大規(guī)模?!背擞糜谟?,高銘對這個數字化的設備充滿期待。他表示,這種工廠化數字化育苗在保障春耕育苗安全之余,還能數字化種菜、種花,更能吸引城里人來這里采摘,他準備為秋季游客在垂釣之余,捧上一份立體種植的蔬菜。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97661a.com/news/20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