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力多機械攜多款微耕機及配套機具亮相2015青島展會
多力多機械攜多款微耕機及配套機具亮相2015青島展會
(知谷APP獨家報道)在國內專業(yè)生產微耕機系列產品的企業(yè)中,不得不提北京多力多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1995年,可謂是微耕機領域的“前行者”,目前公司自主研發(fā)生產微耕機、田園管理機、煙草機械、水稻機械、日光溫室卷簾機5大系列近20多種主機及配套的40多種農機具。
多力多董事長張大鵬
本屆展會,多力多攜旗下近30多種產品亮相展會。知谷農機記者也有幸采訪改公司董事長張大鵬,探尋多力多的發(fā)展之道。
多力多微耕機產品
多力多微耕機
記者:微耕機大多在南方使用,咱們多力多作為一個典型的北方企業(yè),在推廣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南北差異造成的影響呢?
張大鵬:我們的產品目前還是以北方為主,主要應用于設施農業(yè)、果園、蔬菜大棚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管理。雖然在南方領域也有所應用,但與某些重慶等南部地區(qū)企業(yè)生產的微耕機在技術參數等方面仍有些差別。
記者:國內生產微耕機的企業(yè)很多,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在這種環(huán)境中,咱們是怎么做大做強的?
張大鵬:你說的這種青黃不接的情況卻是在國內普遍存在,微耕機的技術實現可以來說是相對比較簡單的,但我們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十分重視科研技術的投入,每年大概投入100-200萬左右,通過與大學、科研院所展開合作,研究微耕機更勝層次的應用。
記者:您可以具體講講嗎?
張大鵬:比方說,市場上很多的微耕機均采用的是直連式輸送方式,這就會造成機器的重心前傾,農民在耕作時需要用很大的力氣使機身下壓,時間長了,很累人。因此,我們在設計之初就采用皮帶式輸送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這一點,省時省力,同時,也可大大保證用戶的安全。
記者:目前,咱們的產品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農民的滿意度怎么樣?
張大鵬:現階段,我們主要通過與農機推廣站、農機合作社等開展合作,讓更多的之前沒有接觸到我們多力多產品的用戶親自試用,如果試用之后覺得好了,才會吸引更多的人購買,目前來看,用戶對我廠的微耕機還是比較滿意的,同時,公司也會組織相關人員調查收集用戶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與科研人員商榷,制定更加完善的技術方案。
記者:未來,咱們公司的發(fā)展方向更加側重哪些方面?
張大鵬:首先,在我看來,深松這種耕作方式是未來主要的發(fā)展方向,也就是20cm左右的耕地范圍,這方面的機器我們也已經退出,未來,將側重深松機械的推廣工作。
其次,就現階段而言,在我國很多地區(qū),微耕機一年最多就使用2次,平常大部分時間都閑置在倉庫里,這是一種很嚴重的資源浪費,未來,公司將更加側重研發(fā)和生產其配套機具,充分發(fā)揮微耕機的作用。你也可以看到,這次展會我們帶來了包括覆膜機在內多款微耕機配套機具。
配套機具
微耕機配套機具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2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