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喜陽,但不耐高溫
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喜陽,但不耐高溫
牡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名貴花卉,花大色艷、雍容華貴、富麗端莊、芳香濃郁,而且品種繁多,素有“國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稱。那么牡丹花是如何養(yǎng)殖的呢?養(yǎng)殖中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養(yǎng)殖牡丹花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的呢?請您帶著疑問和我一起往下閱讀吧! 牡丹花的養(yǎng)殖方法(基本知識): 最佳繁殖時間:栽植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為宜。 最佳生長土壤:牡丹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溫處栽植。 生長濕度要求:牡丹澆水不宜多,冬季一般不澆水。5月以后天氣漸熱,若天旱地干,可適量澆水,但宜干不宜濕,土干后方能澆水。 最佳生長溫度:牡丹耐寒,不耐高溫。華東及中部地區(qū),均可露地越冬氣溫到4℃時花芽開始逐漸膨大。適宜溫度:16~20℃,低于16℃不開花。夏季高溫時,植物呈半休眠狀態(tài)。 最佳生長光照:牡丹喜陽,但不喜歡曬。地栽時,需選地勢較高的朝東向陽處,盆栽應(yīng)置于陽光充足的東向陽臺,如放南陽臺或屋頂平臺,西邊要設(shè)法遮陰。 養(yǎng)殖牡丹花的注意事項: 施撒肥料: (1)栽培牡丹基肥一定要足。基肥可用堆肥、餅肥或糞肥。 (2)通常以一年施三次肥為好,即開花前半個月噴灑一次以磷肥為主的肥水加花朵壯蒂靈。 (3)開花后半個月施一次復合肥;入冬之前施一次堆肥,以保第二年開花。噴施新高脂膜,大大提高農(nóng)藥的有效成分率。 (4)盆中養(yǎng)分有限,只有適時追肥,才能保證牡丹正常生長發(fā)育。追肥可從第二年春季開始,用芝麻、花生、豆餅水泡經(jīng)發(fā)酵后使用。施用時要兌水,生長期每周施肥水1~2次。 澆水要點: (1)諺語說、俗語說:“牡丹宜干不宜濕?!蹦档な巧罡匀赓|(zhì)根,怕長期積水,平時澆水不宜多,要適當偏干。 (2)牡丹花盆栽因其容量較小,裝土少,持水量有限,必須及時澆水,方能保持社丹的正常需水量,裁好后應(yīng)馬上澆透水一次,以后挽土壤于濕每隔3~4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濕潤為宜。 (3)若澆水量、土壤過濕。易使枝葉徒長,長時間過濕或積水還會爛根。尤其夏秋季節(jié),更應(yīng)控制盆土的濕度,做到不干不澆。夏季干時,應(yīng)在清晨或夜間澆水。 (4)秋季只要不是太干就不必澆水。過濕芽旺秋發(fā),來春不開花。 修剪要領(lǐng): (1)牡丹花謝后將殘花剪去。為使樹冠低矮、花朵密集,可在7月前予以修剪,避免枝干過密影響開花,每株留主枝5~6枝為宜。 (2)為改善牡丹的通風透光條件,使養(yǎng)分集中,秋、冬季落葉后,也要進行整形倍剪。剪去過密的枝條,如并生枝、交叉技、內(nèi)向技及病蟲害技等,使植株保持美麗的造型。 (3)盆栽牡丹修剪可分為冬季修剪和春夏修剪兩種。春季對盆栽牡丹要選留枝芽,抹去根際萌生的多余的芽,剪除內(nèi)向枝、交叉枝、重盛枝,疏除弱枝、多余枝,保證株形美觀、通風透光。夏今可剪除殘花,秋末落葉后可剪去病枯枝、徒長枝。 盆土更換:當盆載牡丹生長三、四年后,需在秋季換入加有新肥土的大盆或分株另栽。 繁殖要點: 1、分株。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采用。具體方法為:(1)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2)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3)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涂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4)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內(nèi),適時進行為好。(5)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后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6)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yīng)盡量保留根蘗,新苗上的根應(yīng)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 2、嫁接。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 3、扦插。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條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種方法,屬無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扦插的枝條先剪下,脫離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質(zhì)內(nèi)使之生根,成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fā)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干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長10~18厘米。牡丹的根為肉質(zhì)根,喜高燥、忌潮濕、耐干旱。因此,育苗床應(yīng)選擇通風向陽處,筑成高床育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4、播種。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后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后筑成70~80cm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厘米為度,播種后覆土與要面平。再輕輕將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5、壓條。牡丹壓條法,是利用枝條能產(chǎn)生不定根的道理而進行的繁殖方法,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壓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技條被埋處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為新株,同樣屬牡丹的無性繁殖法。這種方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壓條法和雙平法。 病蟲防治: 1、褐斑病。病害褐斑病,初起時葉面出現(xiàn)黃綠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大,形成褐色或黑色斑紋。可用波爾多液每月噴1~2次,若病情嚴重則可噴3次。對染病較重的葉子要剪下燒掉,以防蔓處延。 2、根腐病。根腐病專門危害牡丹花的根部,病狀是根部變黑、腐爛,妨礙生長,重的可導致整枝死亡。防止此病就要在分株栽植時認真進行檢查,若發(fā)現(xiàn)有病根,一定要剪除燒掉,并于栽植時在栽植穴中撒些硫磺粉。 3、吹棉介殼蟲。常見的蟲害為吹棉介殼蟲,可用40%的氧化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灑,入冬或早春時用石硫合劑涂在枝千下部,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養(yǎng)殖牡丹花的心得: 1、牡丹耐寒,不耐高溫。華東及中部地區(qū),均可露地越冬氣溫到4℃時花芽開始逐漸膨大。在養(yǎng)殖牡丹花過程中要注意其溫度、濕度、光照等因素。同時要注意病蟲的妨害。 2、牡丹喜光,喜高燥,宜放在向陽通風、光照充足之處。夏季高溫多雨,應(yīng)置于涼棚下,防止葉面灼傷。冬季可移入室內(nèi)或連盆埋于向陽地方,表面覆以鋸木屑,以使安全越冬。次年3~4月份,天氣轉(zhuǎn)暖,再移至光照充足處。 3、牡丹忌久雨過濕和炎熱酷暑,遇到長時間的高溫多濕天氣。會使葉片桔焦、爛根。盛夏酷暑時期,可將盆裁牡丹移至苗棚下遮蔭,也可集中埋入土中防暑降溫,并保持排水通風良好。 4、無雨時每天進行枝葉及周圍噴水、增加空氣濕度,保征牡丹花芽分化時期的水分供應(yīng),雨季要注意排水,陰雨天要把花盆頓倒,防止盆中積水。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3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