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秸全量自然覆蓋的免耕土壤物理性狀如何?
麥秸全量自然覆蓋的免耕土壤物理性狀如何?
??據(jù)麥秸全量自然覆蓋還田前提下的免耕套播水稻收 割后測定,揚州市農(nóng)科院沙壤土試驗小區(qū)0?21厘米的 土壤堅實度為133牛頓,比同田翻耕對照小區(qū)低26牛頓, 即堅實度為對照的83。6%,0?7厘米表層土壤堅實度 為對照的68%; 0?7厘米上層土壤容重第一年套稻覆 蓋處理為1。
??20克,根茬栽稻處理為1。27克,即減輕0。07 克。但套稻覆蓋處理連續(xù)3年后,上層土壤容重比根茬 栽稻處理低0。02克,下層土壤容重增加。江都市測定了 小粉土土壤容重為1。09克,比相鄰對照低0。04克。丹陽 市在灰黃泥土上測定認為,土壤容重比麥收時減輕0。
??1 克,總孔隙增加3。3個百分點,而對照田塊經(jīng)一季水稻種植,容重增加0。01克,總孔隙減少0。5個百分點。無錫 市在黃泥白土的套稻收割后測定認為,0?5厘米表層土 壤容重1。28克,5?10厘米為1。4克,10?15厘米為1。56 克,比相鄰翻耕插秧田分別低0。
??06克、0。04克、0。02克; 總孔隙度三層分別為51。7%、48。7%、41。1%,比對照增 加2。3、1。5、0。8個百分點;土壤毛管孔隙度三層分別為 39。8%、34。7%、29。6%,比翻耕對照分別增加2。2、2。3、 0。5個百分點;0?5厘米表層土壤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相 比為48。
??3 : 39。8 : 11。9,比翻耕對照固態(tài)減少2。3個百分 點,液態(tài)增加2。2個百分點,氣態(tài)增加0。1個百分點。揚州 市農(nóng)科院定點試驗測定了不同處理的總孔隙以埋草栽稻為 最大,套稻覆蓋為最??;毛管孔隙也以套稻覆蓋的最小, 比埋草栽稻少2。
??7厘米3/100厘米3,比根茬栽稻少2。9厘 米3/100厘米3,說明土壤持水能力稍差;但非毛管孔隙量 套稻覆蓋處理則介于埋草栽稻與根茬栽稻兩處理之間, 比埋草栽稻的少20。4%,比根茬栽稻的多17。4%。非毛管 孔隙多,可保證土壤快速排水,保持土體空氣流通。
??值 得一提的是,套稻覆蓋處理耕層0?7厘米上層非毛管 孔隙比其他兩處理區(qū)多36%,這十分有利于水稻淺層根 系后期處于良好的通氣狀態(tài),促進養(yǎng)根保葉使其健壯生 長;而7?21厘米中下層非毛管孔隙較少,比埋草栽稻 處理少42。8%,比根茬栽稻處理少8。
??8%,這對于避免水 稻后期過早斷濕,促進養(yǎng)老稻,提高稻米品質(zhì)有益。
水稻收后測定,套稻覆蓋處理耕層土壤含水率低于 其他處理區(qū),平均下降了 10。8%。這說明,該稻作生長后期田間不易漬水,根系處于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中;同 時也有利于接茬小麥的適墑機械整地播種。
??研究表明, 超高茬麥(油)套稻田塊由于免耕加秸稈全量覆蓋,以 及前茬根孔的存在、團粒結(jié)構(gòu)的維持,可確保耕層土壤 疏松,不存在所擔心的土壤板結(jié)問題。這也從一個側(cè)面 揭示了日本福網(wǎng)正信自然農(nóng)法實施田塊數(shù)十年不翻耕而 疏松肥沃的機理。
。
聲明:農(nóng)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版權(quán)歸原作者。若您的權(quán)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3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