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學院專家助力科技富農——田間地頭“問診開方”
農學院專家助力科技富農——田間地頭“問診開方”
“看這芽子已經開始萌動了,要注意保濕,別再剪枝了,以免傷了枝干、輸送不了營養(yǎng)……”近日,記者走進天津市武清區(qū)南蔡村鎮(zhèn)丁家瞿阝村村民吳利軍的葡萄大棚時,國家葡萄產業(yè)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天津農學院園藝園林學院教授田淑芬正跟吳利軍講解著葡萄生產田間管理的注意事項。雖然尚在寒假,但為助農春耕,田淑芬新春伊始便忙碌起來,帶著團隊創(chuàng)新完成的“設施低產葡萄園高光效樹形省力化輕簡技術研究”成果,深入田間地頭,現(xiàn)場“問診開方”。?
專家講得仔細,農戶聽得認真?!耙郧胺N葡萄只想著提高收成,一種就是好幾行,栽培過密導致見光不足、易生病蟲害,產出的果實不僅小,而且串型也不美觀,品質上不去,收入受影響?,F(xiàn)在用田教授教的方法改良葡萄架,別看就留了這一株,種出來的葡萄穗形整齊、顆粒飽滿、色香味俱全,畝產1000多公斤。雖然產量控制在過去的一半,但7月底就能上市,比傳統(tǒng)露地種植提早一個月,一公斤能賣到24元,價格是過去的2倍多。采用標準化管理,還可以減少三分之一的人力!”吳利軍打算今年開始將自己7個大棚的葡萄都提升改造成適合標準化管理的高光效樹形,帶動更多村民提質增效、增收致富。?
“您放心吧,只要按科學的標準化種植方式,今年咱還能豐產豐收。3月我就開辦關于春季種植管理的培訓,面對面給種植戶答疑解惑,您也來聽聽吧?!碧锸绶已埖?。“好嘞,一定去!現(xiàn)在遇上涉及葡萄的問題,大伙兒都相信田教授……”吳利軍爽快應下。?
11時許,在武清區(qū)金鍋生態(tài)園的溫室大棚,一根根采用限域栽培的葡萄蔓迎著陽光爬滿了架子?!霸儆邪雮€月葡萄就萌芽了,萌芽時期最需要水分,要一天澆兩次水……”聽著田淑芬的建議,生態(tài)園總經理王秋祥連忙記了下來。?
王秋祥告訴記者,生態(tài)園內200多個大棚全都采用高光效樹形的設施種植葡萄,改造后留株數(shù)僅為改造前的10%,修剪和疏花疏果等用工量每年節(jié)省80%以上,灌水、化肥與農藥用量下降80%,生產成本下降80%,有效提高葡萄質量的同時減少了夏季修剪和病蟲害發(fā)生,精品果率達95%以上?!霸鄯N設施葡萄求的就是優(yōu)質、高效益。葡萄每年6月10日左右上市,一公斤能賣五六十元。每到葡萄豐收的時節(jié),前來采摘的游客源源不斷。”王秋祥說。?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4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