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和使用的農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是什么?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發(fā)明和使用的農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和畜力為動力的是什么?
B
翻車是水動力的
,翻車,是一種刮板式連續(xù)提水機械,又名龍骨水車,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農業(yè)灌溉機械之一。《后漢書》記有畢嵐作翻車,三國馬鈞加以完善。翻車可用手搖、腳踏、牛轉、水轉或風轉驅動。龍骨葉板用作鏈條,臥于矩形長槽中,車身斜置河邊或池塘邊。下鏈輪和車身一部分沒入水中。驅動鏈輪,葉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長槽上端將水送出。如此連續(xù)循環(huán),把水輸送到需要之處,可連續(xù)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運方便,還可及時轉移取水點。我國古代鏈傳動的最早應用就是在翻車上,是農業(yè)灌溉機械的一項重大改進。
農用機械大全 農用機械有哪些 農用機械設備分類
農用機械大全 農用機械有哪些 農用機械設備分類分類標準農業(yè)機械一般按用途分類。其中大部分機械是根據農業(yè)的特點和各項作業(yè)的特殊要求而專門設計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作物收獲機械、畜牧業(yè)機械以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另一部分農業(yè)機械則與其他行業(yè)通用,可以根據農業(yè)的特點和需要直接選用,如農用動力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據農業(yè)的特點和需要把這些機械設計成農用變型,如農業(yè)運輸機械中的農用汽車、掛車和農田建設機械中的土、石方機械等。農業(yè)機械還可按所用動力及其配套方式分類。農業(yè)機械應用的動力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農業(yè)機械的行走或移動,據此可分為人力(手提、背負、胸掛和推拉)、畜力牽引、拖拉機牽引和動力自走式等類型;另一部分用于農業(yè)機械工作部件的驅動,據此可分為人力(手搖、腳踏等)驅動、畜力驅動、機電動力驅動(利用內燃機、風力機、電動機等)和拖拉機驅動等類型。在同一臺農業(yè)機械上,這兩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動力。按農業(yè)機械與拖拉機的配套方式,可分為牽引、懸掛和半懸掛等類型。按照作業(yè)方式,農業(yè)機械可分為行走作業(yè)和固定作業(yè)的兩大類。在行走作業(yè)的農業(yè)機械中,又有在連續(xù)行進過程中作業(yè)的連續(xù)行走式和行進與作業(yè)過程交替進行的間歇行走式兩類。在固定作業(yè)的農業(yè)機械中,則有在非作業(yè)狀態(tài)下可以轉移作業(yè)地點的可移動式和作業(yè)地點始終固定的不可移動式兩類。按照作業(yè)地點,農業(yè)機械分為野外作業(yè)(田間、牧場和果園等)、場院作業(yè)、室內作業(yè)(廠房、機房、庫房、溫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業(yè)(河流、渠道、水庫和水井等)、道路作業(yè)和航空作業(yè)等類型。機械動力為各種農業(yè)機械和農業(yè)設施提供動力的機械。農用動力機械主要有內燃機和裝備內燃機的拖拉機,以及電動機、風力機、水輪機和各種小型發(fā)電機組等。柴油機有熱效率高、燃料經濟性好、工作可靠和防火安全性好等優(yōu)點,在農用內燃機中和拖拉機上應用最廣。汽油機的特點是輕巧、低溫起動性能好且運轉平順,大多用于小型農業(yè)機械,如水稻插秧機、背負機動式植物保護機械和采茶機等。根據地區(qū)燃料供應的狀況,還可因地制宜地使用以天然氣、石油伴生氣、液化石油氣和發(fā)生爐煤氣為燃料的煤氣機。柴油機和汽油機經改裝后也可燃用煤氣等氣體燃料,或改成燃用煤氣而由柴油引燃的雙燃料內燃機,作為農用動力機械。電動機大多用于驅動固定作業(yè)或室內作業(yè)的各種農業(yè)機械,如農產品加工機械和水泵以及溫室、庫房、禽畜舍內各種作業(yè)機械等。在擁有水力或風力資源的地區(qū),用風力機和水輪機驅動各種固定作業(yè)機械可節(jié)約石油燃料,裝備提水裝置的風力機可為草原牧區(qū)提供人畜用水。用內燃機、風力機或水輪機與發(fā)電機配套組成的小型發(fā)電機組,為偏遠地區(qū)提供農業(yè)生產和農村生活用電。太陽能和利用農村廢棄物料產生的沼氣,也可通過太陽能發(fā)電裝置、沼氣發(fā)電機組、沼氣-柴油雙燃料發(fā)電機組等提供電能。建設機械農田建筑設機械用于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和臺田、開挖溝渠、敷設管道和開鑿水井等農田建設的施工機械。其中推土機、平地機、鏟運機、挖掘機(見挖掘機械)、裝載機(見單斗裝載機)和鑿巖機等土、石方機械,與道路和建筑工程用的同類機械基本相同,但大多數(鑿巖機除外)與農用拖拉機配套使用,掛接方便,以提高動力的利用率。其他農田建設機械主要有開溝機、鼠道犁、鏟拋機、水井鉆機等。鏵式開溝機它的工作部件是帶有犁鏵式切土部件的開溝犁體,由拖拉機牽引,一次行程即可完成開溝作業(yè),生產率較高,但牽引阻力大,須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適用于較小溝渠的開挖作業(yè)。旋轉開溝機用旋轉的銑拋盤銑切并拋擲土壤,可與中等功率的拖拉機配套使用,經一次或多次行程完成開溝作業(yè)。其作業(yè)速度低,一般為50~400米/小時,因而配套拖拉機需要備有或附加超低速檔,單元土方量的能耗大于鏵式開溝機。它適用于大型溝渠的開挖作業(yè)。鼠道犁工作部件為類似炮彈形的錐端圓柱體,帶有立柱和牽引裝置,由拖拉機牽引在農田中開挖排水暗渠。開溝埋管機能在一次行程中完成開溝、埋管、覆土和壓實等項作業(yè)。鏟拋機由挖土鏟將土鏟起后送往拋土部件,帶拋土板的旋轉圓盤式或向上傾斜的環(huán)形膠帶式拋土部件將土壤向一側橫向拋擲,拋土距離可達15~18米,可用于修筑梯田和開挖溝渠等項土方運移作業(yè)。水井鉆機有回轉式、沖擊式和復合式 3大類?;剞D式應用較廣,它由鉆進裝置和循環(huán)洗井裝置兩部分組成。鉆進裝置包括轉盤、鉆桿、鉆頭和驅動裝置,可根據不同的巖層選用不同的鉆頭。循環(huán)洗井裝置用以在鉆進的同時將鉆下的巖屑排出井外,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類型。沖擊式鉆機是使上下往復運動的鉆頭沖擊、破碎巖層,可用于較硬巖層和卵石層的鉆井作業(yè),但巖屑的清除與鉆進不能同時進行,因而工效較低,一般用于 250米以內淺井的開鑿。復合式鉆機是在回轉式鉆機上加裝沖擊機構,以回轉鉆進為主,當遇到卵石層時用沖擊鉆進通過,因而適應性較強。鏟拋機能連續(xù)鏟土并橫向拋土的農田建設機械。用于修筑梯田、開挖溝渠等作業(yè)。按其拋土工作部件的類型有圓盤式和帶式兩種。圓盤式鏟拋機按其配置在拖拉機上的位置有前置式和后置式兩種。前置式鏟拋機能自行開道,對復雜地形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結構較復雜,拋出的土流影響駕駛員的視野,并使作業(yè)條件惡化,多用于修筑陡坡梯田和開筑環(huán)山通道。后置式鏟拋機結構簡單,作業(yè)條件較好,但對陡坡的適應性差,不能自行開道,多用于修筑緩坡梯田。一般由機架、起土鏟、弧形集土板、拋土圓盤和傳動裝置等組成(圖1)。作業(yè)時,鏟刃與地面成15°~35°的切土角線,將土方鏟起,并集送至拋土圓盤下方的弧形集土板上。拋土圓盤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經萬向軸和變速箱驅動旋轉,在圓盤上拋土葉片的拋送和圓盤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將集土板上的土方沿切方向拋出。葉片末端線速度8~14米/秒,拋土距離5~15米。拋土圓盤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使來回行程都朝同一方向拋土。這種機械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但拋土時沖擊負荷較大。鏟拋單位土方量的功率消耗為0.1~0.2千瓦小時/米。帶式鏟拋機懸掛在拖拉機后部,由起土鏟、縱向升運鏈、橫向拋土膠帶和機架、傳動裝置等組成(圖 2)。升運鏈和拋土膠帶的驅動輪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驅動。作業(yè)時,由起土鏟鏟起的土壤經傾斜向上的鏈板式縱向升運鏈送到后面的橫向拋土膠帶上,拋土膠帶以7~15米/秒的可調線速度橫向輸送土壤,并在一側以50°的拋土角拋出。最大拋土距離為10~18米。這種機械對各種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拋土部件沖擊負荷小,拋土較集中,綜合利用性能好;經局部改裝還可用作馬鈴薯收獲機和揚場機。耕作機械土壤基本耕作機械用以對土壤進行翻耕、松碎或深松、碎土所用的機械,包括樺式犁、圓盤犁、鑿式犁和旋耕機等。鏵式犁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機具。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鏵、犁壁等組成的犁體。犁鏵和犁壁的工作面為連續(xù)、光滑的犁體曲面,其形狀和參數根據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選取,并與機組的行進速度有關。不同的犁體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松土、碎土和覆蓋雜草殘茬等作用。圖1為中國南方系列鏵式犁中的懸掛水田六鏵犁。80年代初出現的調幅犁是鏵式犁傳統(tǒng)結構的一個較大突破。調幅犁的調幅程度通過改變主梁與機器前進方向的夾角大小而變化,以適應在各種土壤條件下耕作時的不同阻力。雙向犁是鏵式犁的一種特殊形式,帶有左翻和右翻兩組犁體(普通鏵式犁都用右翻犁體),或帶有翻垡方向可以變換的一組犁體,使犁在耕作的來回行程都向同側翻土,耕后地表不留溝埂。這種犁常用于斜坡地、灌溉地、小塊地和形狀不規(guī)則地塊的耕翻作業(yè)。圓盤犁圓盤犁的工作部件是與鉛垂面約成20°傾角、而與前進方向成40°~50°偏角的凹面圓盤。作業(yè)時,圓盤在土壤反力作用下轉動前進,由圓盤刃口切下的土垡沿凹面升起并翻轉下落。圓盤犁能切碎干硬土塊,切斷草根和小樹根。它適用于多石、多草和潮濕粘重的土壤以及高產綠肥田的秸稈還田后的耕翻作業(yè),但在一般土壤條件下,其翻土、碎土和覆蓋性能均不如鏵式犁。鑿式犁它的工作部件是1~3列帶剛性鏟柱的鑿形松土鏟,耕地時松土而不翻轉土層,耕后地表留有殘茬覆蓋,可減少水土流失,適用于干旱、多石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的土壤基本耕作。耕深一般為30厘米,用于干旱地的土壤改良時最大耕深可達45~75厘米。旋耕機工作部件旋耕刀滾是在一根水平橫軸上按多頭螺紋均勻配置的一組切土刀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驅動,旋轉切土和碎土,一次作業(yè)即可達到種床準備要求。它主要用于水田、蔬菜地和果園的耕作。表土耕作機械 表土耕作機械包括圓盤耙、釘齒耙、鎮(zhèn)壓器和中耕機等。圓盤耙由成組排列的凹面圓盤配置而成。圓盤的刃口平面與地面垂直,而與前進方向成一偏角(作業(yè)狀態(tài))。它用于翻耕后的碎土平整、收獲后的淺耕滅茬和果園的松土除草等項作業(yè)。釘齒耙工作部件為等距、間隔配置在耙架上的若干排釘齒,可用于松碎耕地后的土壤、破碎雨后地表形成的硬殼和作物苗期除草等作業(yè)。水田耙由圓盤耙組、缺口圓盤耙組、星形耙組和軋滾等工作部件前后配置而成,用于水田耕翻后的碎土、平整作業(yè)。根據地區(qū)和土壤條件的不同,可用這些工作部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水田耙。鎮(zhèn)壓器用于耙后或播種后的表層碎土和壓實作業(yè),工作部件為鎮(zhèn)壓輪。鎮(zhèn)壓輪有圓筒形、環(huán)形或V形等,工作時活套在輪軸上。中耕機用于作物生長期間的松土、除草、開溝和培土等項作業(yè),常用的工作部件有除草鏟、松土鏟、通用鏟和培土器等。在中耕機上加裝施肥裝置,可在中耕除草的同時施加肥料。水稻田的中耕可采用人力手推齒滾式水田中耕機,或由動力驅動的除草輪式水田中耕機。聯(lián)合機械聯(lián)合耕作機械能一次完成土壤的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耕地和耙地。其形式可以是兩臺不同機具的組合,如鏵式犁-釘齒耙、鏵式犁-旋耕機等;也可以是兩種不同工作部件的組合,由鏵式犁犁體與立軸式旋耕部件組成的耕耙犁等。果園機械鏵式犁和中耕機上常裝有工作部件能自動避開樹干并自動復位的裝置。除樹干周圍的小塊面積土壤外,可同時耕作果樹行間和株間的土壤。種植機械種植機械按照種植對象和工藝過程的不同,可分為播種機、栽種機和秧苗栽植機3大類。播種機播種機種植的對象是作物的種子或制成丸粒狀的包衣種子。它按播種方式可分為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3類。50年代開始大量發(fā)展的各類型精密播種機,能精確控制播種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開始發(fā)展的氣力排種精密播種機,其排種器(氣吸式、氣壓式或氣吹式)利用正壓或負壓氣流按一定的間隔排出一列種子,實現單粒精密穴播,與傳統(tǒng)的機械式排種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確、不傷種子等特點。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為帶施肥裝置的懸掛式6行中耕作物播種機,能用于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栽種機栽種機種植的對象是馬鈴薯、甘薯和蔥頭等作物的種塊和甘蔗的種段等。由于不同作物種塊、種段的性狀和栽種要求差異較大,大多數栽種機為專用栽種機,常用的有馬鈴薯栽種機、甘蔗栽種機等。秧苗機械秧苗栽植機的種植對象是水稻、棉花、煙草、蔬萊、果樹和花卉等作物的秧苗和帶營養(yǎng)缽或帶土的秧苗。栽植機分為半機械化、機械化和自動化3種類型。半機械化秧苗栽植機是由機器完成開溝、覆土和鎮(zhèn)壓等工序,而取秧和栽秧則由坐在機器上的栽秧手完成。機械化秧苗栽植機的栽秧動作也由機器完成,但仍由栽秧手取秧并放入栽秧機構。自動化秧苗栽植機僅用人工把成盤的秧苗(通常為帶營養(yǎng)缽的秧苗)裝到機器的秧盤架上,機器在行進中自動完成全部栽植工序。施肥機械用以在田間施放各種化學肥料(顆粒肥、液肥)、廄肥、糞肥和堆肥等,主要用于在耕地前施放基肥,而種肥和追肥一般分別由附裝在播種機和中耕機上的施肥裝置施放。常用的施肥機械有廄肥撒肥機、撒肥掛車、液肥噴灑機、化肥撒肥機和氨水條施機等。保護機械植物保護機械用于保護作物和農產品免受病、蟲、鳥、獸和雜草等危害的機械,通常是指用化學方法防治植物病蟲害的各種噴施農藥的機械,也包括用化學或物理方法除草和用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驅趕鳥獸所用的機械和設備等。植物保護機械主要有噴霧、噴粉和噴煙機具。噴霧機具用于將液體或粉狀藥劑的水溶液以霧滴狀噴灑到防治目標上,主要分噴霧器、彌霧機和超低量噴霧器3類。常用的有手動噴霧器、擔架式機動噴霧機、背負式機動彌霧機、與拖拉機配套的噴桿式噴霧機、果園用風送式彌霧機和手持電動機超低量噴霧器等。噴霧器或噴霧機是用液泵或氣泵對藥液加壓,通過噴桿、噴頭或噴槍將藥液霧化成直徑為150~400微米的霧滴噴出。彌霧機則是利用風扇產生的高速氣流,將經液泵加壓后的藥液進一步擊碎成直徑為50~150微米的彌霧狀霧滴,以獲得更好的附著性能和噴灑均勻度。超低量噴霧器使用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高濃度藥液,在高速旋轉(8000~10000轉/分)霧化盤的離心力作用下,將藥液細碎成直徑為70~90微米的微細霧滴,隨風飄移并均勻地沉降到防治目標上,具有藥劑用量少,防治效果好的特點。霧化盤可由鋅-空電池或干電池驅動(手持電動式),裝在農用飛機上時則可由特制的風輪在飛行時高速旋轉驅動。在普通動力噴霧機上也可將噴霧噴頭換裝成帶霧化盤的超低量噴霧噴頭,用于超低量噴霧。噴粉機具用風扇氣流將粉狀藥劑通過噴管和噴粉頭吹送到防治目標上,常用的有手動背負式和胸掛式噴粉器、擔架式動力噴粉機以及拖拉機懸掛式噴粉機等。噴煙機利用液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氣流或內燃機排出的廢氣,使油劑農藥揮發(fā)、熱裂成直徑小于50微米的微粒,隨高溫氣流噴出形成煙霧懸浮在空中并沉降到防治目標上,適用于果園、倉庫和溫室內的病蟲害防治。噴粉機在噴霧機或噴粉機上裝設靜電噴頭,利用數百至數千伏的高壓直流電源通電到噴頭,使藥液或藥粉顆粒帶電,而防治目標則由靜電感應而引發(fā)出相反極性的電荷,以而使藥液或藥粉顆粒在靜電場作用下奔向防治目標。利用靜電作用能顯著提高命中率,減少藥劑損失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并可將藥劑噴灑到目標的背面以增強防治效果。多用植物保護機械可以在同一機具上換用不同部件進行噴霧、噴粉、彌霧、超低量噴霧和噴粉等多種作業(yè)的機械。排灌機械農田排灌機械用于農田、果園和牧場等灌溉、排水作業(yè)的機械,包括水泵、水輪泵、噴灌設備和滴灌設備等。水泵由電動機、內燃機或風力機等驅動,有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活塞泵、隔膜泵、深井泵和潛水電泵等多種類型。多級離心泵常用于丘陵山地的高揚程提水灌溉。平原地區(qū)的大面積排灌多使用流量大而揚程小的大型軸流泵。揚程較大的大面積灌溉宜用大型混流泵。長軸深井泵和深井潛水電泵用于深井提水?;钊煤透裟け茫ㄒ娡鶑捅茫┑牧髁枯^小,在農業(yè)中一般仍用于提供畜禽用水。噴灌設備噴灌設備用水泵將水加壓(或利用高位水源的落差)通過管道和噴頭噴灑到空中,分散成均勻的細小水滴,成雨狀沉降到地面和作物上。與通過溝渠和地面管道灌溉的方法相比,使用噴灌設備可使灌水均勻、水的流失少,并易于實現灌溉管理的自動化。這種設備對于緩坡地、起伏不平地和水源較少的地區(qū)尤為適合。噴灌設備的類型很多,其中以圓形噴灌機或中心支軸式噴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其支管裝在一列帶行走輪的支架上,各支架由電動機或其他動力驅動。繞支管一端的中心支軸作圓周運動,壓力水自中心沿支管通過各噴頭噴出。支管長度有的達500米以上,可控制灌溉面積1500畝以上。支管轉一周的時間由數小時至數天,可根據田間需水情況實現自動控制。支管的運動類似鐘表的時針,因而又稱時針式噴灌設備。為解決方形地塊四角空白地段的灌水問題,在有的圓形噴灌機上加裝地角噴灑裝置,在運轉到地角時自動開啟噴水。滴灌設備這種設備能使低壓水通過地下或地面管道,從安裝在管道上的滴頭持續(xù)而小量地向作物需水部位滴落,耗水量比噴灌設備小,常用于果園、苗圃和溫室內的灌溉。收獲機械作物收獲機械包括用于收取各種農作物或農產品的各種機械。不同農作物的收獲方式和所用的機械都不相同。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由收割臺、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分離裝置、清選裝置、糧箱和傳動裝置等組成。按作物的喂入方式有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兩種。歐美各國都使用全喂入式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圖6),主要用于收獲小麥和其他麥類作物,經部分改裝和調整后也能用于收獲玉米、豆類、水稻和向日葵等。作業(yè)時,收割臺前端的往復式切割器在撥禾輪的配合下,將帶穗禾稈割倒在收割臺上,經收割臺輸送裝置和中間輸送裝置送入脫粒裝置,在通過脫粒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時受搓擦和打擊作用而脫粒。大部分谷粒穿過凹板篩孔后進入清選裝置,少量谷粒夾帶在凹板上的脫出物中被拋送到分離裝置,在鏈式分離裝置的上下、前后往復抖動下谷粒被分離出來進入清選裝置,莖稿等大雜物則被向后輸送而拋出機外。進入清選裝置的谷粒經風扇和篩子將細小的雜質清除,干凈的谷粒被送入糧箱。糧箱裝滿后,啟動卸糧輸送器,將谷粒卸入運糧車內。70年代中、后期,在北美相繼出現多種類型的軸流滾筒式全喂入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它將脫粒裝置與分離裝置結合為一體,從而免除龐大的鏈式分離裝置,縮短整機長度。在中國南方和日本先后發(fā)展了以收獲水稻為主的半喂入式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作業(yè)時,割下的水稻禾稈在夾持輸送過程中僅穗頭部分進入脫粒裝置,脫粒后的秸稈比較完整,便于綜合利用?;祀s在谷粒中的碎秸量少,一般可不設單獨的分離裝置,因而與全喂入式相比,結構簡單而功率消耗較小。采棉機它用旋轉的帶齒摘錠,將綻開棉桃中的帶籽纖維抓帶出來并靠氣流送入棉箱。采棉機有兩種主要類型:在美國使用水平摘錠式采棉機,其采摘率較高,但結構復雜、制造精度要求和成本高;在蘇聯(lián)大多使用垂直摘錠式采棉機,其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但采摘率較低、落地棉較多、對棉株損傷較大。機采籽棉的含雜率高,質量等級較手摘籽棉顯著降低。機采籽棉需要配備成套的清棉設備,采摘的棉花在軋花前后進行反復清理后才能用作紡織原料。加工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包括對收獲后的農產品或采集的禽、畜產品進行初步加工,以及某些以農產品為原料進行深度加工的機械設備。經加工后的產品便于儲存、運輸和銷售,供直接消費或作為工業(yè)原料。不同的農產品有不同的加工要求和加工特性,同一種農產品通過不同的加工過程可以得到不同的成品。因此,農產品加工機械的品種很多,使用較多的有谷物干燥設備、糧食加工機械、油料加工機械、棉花加工機械、麻類剝制機械、茶葉初制和精制機械、果品加工機械、乳品加工機械、種子加工處理設備和制淀粉設備等。為實現各工序之間的連續(xù)作業(yè)和操作自動化,常將前后工序的多臺加工機械組合成加工機組、加工間或綜合加工廠。糧食加工按工藝流程分為兩大類:一類用于將稻谷、高粱、粟和黍等原糧脫殼去皮,碾制成成品米。例如稻谷原糧先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后,進入礱谷機并分離稻殼。排出的谷糙混合物進入谷糙分離篩。分離篩利用稻谷和糙米在粒度、密度和表面特性等方面的差異,將未脫殼的稻谷分離出來并送回礱谷機。糙米則進入碾米機碾制成白米,然后經成品分級篩除去糠粞和碎米,即得成品白米。另一類用于將小麥、玉米、大麥、蕎麥和莜麥等原糧去掉皮層和胚芽,研磨成成品粉。例如小麥原糧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和沾附在麥粒表面的泥土、灰塵后,進入磨粉機研磨成粉,并經一組平篩篩理提取成品面粉。中間物料再進入另一臺磨粉機研磨,如此反復提取面粉,最后經刷麩機將麩皮排出。油料加工制油工藝主要分壓榨法、浸出法等。不同的制油工藝采用不同的機械設備,但制油原料都先經油料清理機械清除雜質,并用各種類型的油料剝殼機剝去外殼并使殼仁分離,然后用軋胚機壓制成胚料。用浸出法時,將胚料浸在溶劑(己烷或輕汽油)中把油浸出,經過濾、蒸發(fā)和汽提等設備使油與溶劑分離,溶劑回收后可反復使用;用壓榨法時,將胚料放在蒸炒鍋內炒熟后,送入螺旋榨油機或液壓榨油機內擠壓出油。浸出或榨出的毛油再由各種精煉設備過濾、水化、堿煉、酸煉、脫色和脫臭等煉制成精油或成品油。牧業(yè)機械畜牧業(yè)機械是在放牧和舍養(yǎng)禽、畜飼養(yǎng)業(yè)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草場維護和改良機械包括殺滅草場鼠類用的毒餌撒播機、改良草場以提高牧草產量的松土補播機和草場噴灌設備等。放牧場管理設備包括電牧欄及其架設機械、流動防疫車和藥淋設備等。①電牧欄:將電脈沖發(fā)生器產生的高壓脈沖電流通入電籬,使牲畜在觸到電籬時受到非致命的電擊,從而使其在電籬所圍成的電牧欄內活動、采食。裝設太陽能或風力發(fā)電機,可為電牧欄提供方便而廉價的電源。②流動防疫車:一種越野性能好的專用汽車,車內裝有防疫和獸醫(yī)用的化驗、消毒、治療設備和內燃發(fā)電機組等,可運載數個防疫或獸醫(yī)人員及時趕赴疫區(qū)。③藥淋設備:主要用于防治放牧羊群的疥癬和體表寄生蟲。牧草和青飼料收獲機械在田間收取牧草并形成散草、草捆、草垛和草塊等的機械,主要包括割草或割草調制機、摟草機、撿拾壓捆機、集草堆垛機械、牧草裝運機械和青飼料收獲機等。割草機有往復式和旋轉式兩種類型。70年代開始發(fā)展的旋轉式割草機與傳統(tǒng)的往復式相比,具有切割和前進速度高、工作平穩(wěn)、對牧草適應性強的優(yōu)點,適用于高產草場,但切割不夠整齊,重割較多,能耗較大。在割草機上加裝壓輥即成為割草調制機,可將割下的鮮牧草莖稈壓扁擠裂,以加速干燥過程。摟草機有橫向和側向兩類,用于將割倒散鋪在地面的牧草摟集成不同形式的草條。撿拾壓捆機用以從地面拾起成條的干草,并將其壓縮成矩形或圓形斷面的緊密草捆,以便于運輸和儲存。青飼料收獲機有甩刀式和通用型兩類。前者用高速旋轉的甩刀式切碎器把青飼作物砍斷、切碎并拋送到掛車中,主要用于收獲低矮青飼作物。后者備有全幅切割收割臺、對行收割臺和撿拾裝置3種附件,因而可收獲各種青飼作物。飼料加工機械主要包括:加工各種粗、精飼料的飼料粉碎機、鋤草機和青飼料切碎機;配制混合飼料的飼料混合機;將粉狀飼料制成顆粒狀的飼料壓粒機;處理秸稈飼料的莖稈調制機;用于加工薯類、瓜菜等多汁飼料的洗滌機、切片機、刨絲機、打漿機、菜泥機和飼粒蒸煮器等。飼養(yǎng)管理機械主要包括:禽畜舍的通風換氣、溫度控制和照明等環(huán)境控制設備;禽畜喂飼和飲水設備;禽畜防疫設備;除糞和糞便處理設備,以及禽蛋收集和擠奶設備等。現代化的蛋雞舍包括從孵化育雛到雞蛋裝箱的成套機械化、自動化設備,在與外界隔絕的條件下,可按要求自動控制舍內環(huán)境。按不同雞齡和產蛋雞的需要定量喂飼全價配合飼料,并裝設自動飲水器和定期除糞設備。雞蛋則通過集蛋系統(tǒng)自動收集,經清洗、分級后裝箱待運。制造要求農業(yè)技術要求用于某項作業(yè)的農業(yè)機械,首先應滿足作業(yè)的農業(yè)技術要求,并具備在一定范圍內進行調整的可能性,或采用變型的方式,以適應不同的農業(yè)技術要求。操作使用要求農業(yè)機械的使用分散、環(huán)境條件差且復雜多變,而且農事作業(yè)的季節(jié)性很強,因而對農業(yè)機械的要求是:安裝、調整、保養(yǎng)、與拖拉機的掛接、工作部件的起落、易損件的更換和一般故障的排除等簡單易行,并采取各種安全防護措施,以保障機器的正常運轉和操作人員的安全。例如在土壤耕作機械上安置自動越障裝置和各種外露運動件的防護罩或擋板,以及防寒、隔熱、防塵、隔音和減振等設施。通用性和綜合利用為提高農業(yè)機械的利用率、降低作業(yè)成本,在保證農業(yè)技術要求的前提下,農業(yè)機械應有廣泛的通用性和很高的綜合利用程度。例如一臺通用機架,可以換裝播種、中耕、開溝、培土、施肥、植物保護和薯類挖掘等各種不同部件,以便用于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作業(yè)。一臺谷物聯(lián)合收獲機只要更換和調整少數部件,即可用以收獲水稻、麥類、豆類、玉米、高粱和向日葵等多種作物。系列化機械農業(yè)機械及其零部件的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是保證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便于供應配件和維修的重要措施。在中國,制訂并實施了有關各類農業(yè)機械的類型、基本參數、技術條件、試驗方法和主要零部件尺寸規(guī)格等項目的國家標準和部頒標準,還制訂了鏵式犁、旋耕機、圓盤耙、水田耙、播種機、水稻插秧機、潛水電泵、噴灌泵、搖臂式噴頭和飼料粉碎機等產品系列,其中有的系列產品零部件通用化程度達到80~85%以上。其他技術經濟指標包括農業(yè)機械的生產率、使用壽命、價格和作業(yè)成本,以及勞動力、能量和鋼材的消耗等,通常用單位幅寬或單位小時生產率的機器重量、金屬耗量、機器價格和所需功率等指標來衡量,或者用完成單位作業(yè)量的成本、勞動力和能量消耗等指標來衡量。在確定農業(yè)機械新產品或新品種的經濟效果和推廣使用的可能性時,可以將這些指標與原有產品或人工作業(yè)比較。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248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