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糧大省吉林流行土地托管助力糧食豐收
中國產糧大省吉林流行土地托管助力糧食豐收
? 今年東北春耕備耕時節(jié),在有“中國產糧狀元縣”之稱的吉林省榆樹市,很多種糧大戶和合作社并不著急。該市田豐機械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種子和化肥早已備好,能夠隨時把種子播種到托管的土地上。
近年來,這個合作社并沒有直接流轉土地,而是和農民簽訂了土地托管協議。協議明確,除了委托合作社采購種子化肥和支付相關人工成本外,農民什么也不需要做。等糧食收獲后,農民根據自己托管土地面積拿到相關憑證,可以隨時到合作社兌換糧款,一直能持續(xù)到來年5月。
統一耕種、統一施肥、統一防治、統一收獲……中國農村正流行的土地托管服務,為眾多合作社專業(yè)種地提供了良好的模式,讓規(guī)模經營的土地產出更高,耕作效率更高,也讓糧食豐收和農民收入更加有保障。
榆樹市五棵樹鎮(zhèn)長新村農民李明學今年又把4公頃土地委托給合作社經營。李明學說,土地托管讓農民更省心,啥也不用管,一年算下來比流轉土地還多收入3000元。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廣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托管服務模式,推動糧食生產提質增效。目前,田豐等合作社已開始探索農民土地入股合作社的合作模式,與農民建立更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田豐機械種植專業(yè)合作社負責人陳卓說:“專業(yè)的人干專業(yè)的事兒,土地托管讓合作社可以專心提高農田產出,購置先進種田裝備,每年不用為承租土地的資金發(fā)愁,也不用為糧食是否能賣上好價錢操心?!?/p>
近年來,在山東、河南、吉林等中國產糧大省,為提高種糧效益,眾多合作社選擇土地托管的經營模式,與農民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
與土地流轉相比,土地托管模式不用給農民支付費用,減輕了合作社的資金壓力,提升了合作社與種子、化肥、農藥生產廠家的議價能力,讓合作社能夠集中精力把地種好,是一種“輕資產”式種地模式。
陳卓說:“合作社的盈利主要是靠提高生產效率,采用規(guī)模化經營手段,讓每個地塊都能產生最大效益。同時,與農民風險共擔,也減少了合作社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保持了合作社的健康運行?!?/p>
據介紹,在土地托管模式下,一些地方傳統的糧食存儲和收購體系也在發(fā)生變化。一些地區(qū)的農民正在告別在家里儲存糧食的傳統,合作社也不用建設糧倉。因為合作社在種地之前就為糧食提前找好了出路,直接供給糧食收儲、加工企業(yè),也解決了企業(yè)的用糧難題。
不僅糧食產量上去了,運輸、儲存等環(huán)節(jié)造成的糧食損耗也降低了?!稗r民再也不用擔心糧食砸在自己手里了,因為只要他覺得今天需要賣糧了,我們當天就會要求企業(yè)按照當天的價格進行結算,賣多賣少都可以?!标愖空f。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97661a.com/news/25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