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蔬菜有效防治病害的物理措施有哪些
農機大全網(www.97661a.com)今天給各位分享有機蔬菜有效防治病害的物理措施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有機蔬菜有效防治病害的物理措施有哪些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本文導讀目錄:
2、有機蔬菜施肥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yǎng)平衡、養(yǎng)分歸還、綜合效應等是關鍵
有機蔬菜主要的病蟲害有哪些,詳細介紹 ♂
有機蔬菜主要的病蟲害有哪些,詳細介紹有機蔬菜病害:病害可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主要分為真菌性病害、細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根結線蟲病和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有機蔬菜蟲害:有機蔬菜生產中常按危害部位和方式,主要分為食葉害蟲類、刺吸害蟲類、鉆蛀害蟲類和地下害蟲類。
一、有機蔬菜病害有哪些
有機蔬菜病害可分為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主要將其分為以下5類:
1、真菌性病害
(1)真菌性病害是有機蔬菜病害中發(fā)生程度高、較為常見的一種,主要包括白粉病、銹病、霜霉病、菌核病、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等。
(2)主要癥狀為發(fā)生真菌性病害的蔬菜植株一般都產生白粉層、黑粉層、霜霉層、銹孢子堆、菌核等,若在生病的蔬菜植株上看見上述特征之一,可先初步判斷為真菌性病害。
2、細菌性病害
(1)細菌性病害對有機蔬菜生產影響也很嚴重,造成大量減產或絕產。
(2)主要包括十字花科軟腐病、茄科青枯病、馬鈴薯環(huán)腐病、瓜類角斑病、西(甜)瓜果腐病等。
(3)主要癥狀為細菌通過植株的氣孔、傷口等處侵入,發(fā)病后的植株一般表現為壞死、腐爛或萎蔫。
3、病毒性病害
主要包括馬鈴薯、十字花科植物、番茄、瓜類等的病毒病。其主要癥狀為植株發(fā)病后表現變色、壞死、畸形。
4、根結線蟲病
(1)根結線蟲病被稱為有機蔬菜的“癌癥”,在各地重茬、連作地區(qū)普遍發(fā)生。
(2)主要發(fā)生在設施蔬菜生產中,如黃瓜、甜瓜、番茄等的根結線蟲病。
(3)其主要表現為根系出現大小、數量不等的根瘤。
5、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
(1)對有機蔬菜的產量與品質影響也較大。
(2)主要包括由水肥管理不當引起的缺素癥,如白菜干燒心、番茄臍腐病、番茄筋腐病等。
(3)溫度過高過低造成低溫、高溫病害,如落花落果、化瓜、畸形瓜(果)、花打頂等,光線過強造成灼傷等。
二、有機蔬菜蟲害有哪些
有機蔬菜害蟲種類繁多,按其口器結構分為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兩種。生產中常按危害部位和方式,將其分為以下4類:
1、食葉害蟲類
(1)這類害蟲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危害時大口大口地蠶食蔬菜葉片,造成葉片缺刻破損或孔洞,嚴重時葉片可被全部吃光。
(2)常見的害蟲有斜紋夜蛾、甜菜夜蛾、甘藍夜蛾、菜蛾、菜粉蝶、黃曲條跳甲、黃守瓜等,它們咬食葉片和嫩芽。
2、刺吸害蟲類
(1)這種害蟲口器如針管,為刺吸式,可刺進蔬菜組織(葉片或嫩尖),吸食蔬菜組織的液汁,破壞葉片組織,影響葉片光合作用,致使葉片干枯、脫落,受害葉片表現失綠,變?yōu)榘咨蚝稚?,刺吸害蟲還可傳播病毒病。
(2)害蟲個體較小,種類繁多,有時不易發(fā)現,常見的有蚜蟲類、粉虱類、薊馬類、葉螨類等,多集中在寄生的葉背和嫩枝為害。
(3)此類害蟲中有的可分泌蜜露,有的可分泌蠟質,不但污染蔬菜葉片、果實,且極易導致煤污病。
(4)螨類能吐絲結網,嚴重時網可粘連葉片和枝條,這時極易發(fā)現,但此時也屬蟲害相當嚴重的時期。
3、鉆蛀害蟲類
(1)這類害蟲鉆蛀在葉片、莖稈和果實里面蛀食危害。鉆入葉片危害,葉片可見鉆蛀的隧道,造成葉片干枯死亡.
(2)將莖、枝蛀空,使植株死亡或鉆蛀果實,造成果實脫落、腐爛,無商品性。
(3)如菜螟、豆莢螟、煙青蟲、棉鈴蟲、斑潛蠅等。
4、地下害蟲類
(1)此類害蟲多為咀嚼式口器,但因為害場所特殊,在土壤的淺層和表層,所以歸到一類,統(tǒng)稱為地下害蟲。
(2)主要危害蔬菜根系和莖基部,使蔬菜植株的營養(yǎng)運輸受到抑制,常造成植株萎蔫或死亡,如螻蛄、蠐螬等。
(3)螻蛄主要取食種子、幼芽或將幼苗咬斷,受害部位呈亂麻狀,同時將表層土竄成許多隧道,使幼苗根脫離土壤,致使幼苗失水枯死,造成缺苗斷壟。
有機蔬菜施肥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yǎng)平衡、養(yǎng)分歸還、綜合效應等是關鍵 ♂
有機蔬菜施肥有哪些注意事項,營養(yǎng)平衡、養(yǎng)分歸還、綜合效應等是關鍵營養(yǎng)均衡:作物生長發(fā)育除了陽光、水分、氧氣外,還需要礦物質營養(yǎng),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要素共16種,施肥時要注意碳、氫、氧、氮等要素的合理搭配。
養(yǎng)分歸還:通過“養(yǎng)殖一沼氣一種植”循環(huán)經濟模式,歸還土壤養(yǎng)分。
綜合效應:要提供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選擇合適的品種,采取相應的耕作、栽培和保護等措施。
一、營養(yǎng)均衡
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環(huán)境條件,除了陽光、溫度、氧氣和水分,最重要的是礦物質營養(yǎng)。目前以肯定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的營養(yǎng)要素共16種,大量要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硫、鎂,作物對這些要素的吸收量大,作物體內占生鮮重量的0.01%以上的植物體內正常代謝要求各種營養(yǎng)要素的含量相對平衡作物所需的各種營養(yǎng)要素在體內具有特殊的營養(yǎng)效果,不足會影響各種生理生化過程,不足的營養(yǎng)要素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在外觀上出現一定的癥狀,相反過剩也會出現特定的癥狀,出現一定程度的病態(tài)特征在有機栽培基地從事蔬菜生產時,上述礦物質營養(yǎng)除碳、氫、氧主要由水和二氧化碳提供外,其他營養(yǎng)要素主要由土壤和有機肥料提供。土壤有機質只占土壤總重量的一小部分,但它是體現土壤肥力水平的關鍵標志之一,在其中關鍵緣故是土壤有機質含有蔬菜必須的氮、磷、鉀、微量元素等各種各樣養(yǎng)分,伴隨著土壤有機質的逐步拆卸,這些養(yǎng)分能夠不斷釋放出來,供蔬菜生長必須。除此之外,有機質還通過影響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質,改善土壤的透水性、蓄水性、透氣性、保肥性和蔬菜根系生長的環(huán)境,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耕作性。
二、養(yǎng)分歸還
養(yǎng)分歸還學說是19世紀德國優(yōu)秀化學家李比希提出的,也叫養(yǎng)分補償學。他把農業(yè)看作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物質交換的基礎,也就是植物從土壤和大氣中吸收和同化的營養(yǎng)物質,被人類吸收和動物作為食物攝取,通過動物本身的分解和動物排泄物的腐敗分解,回到大地和大氣中,完成了物質的歸還。其主要論點是:由于人類在土地上種植作物并把這些產物拿走,作物從土壤帶走養(yǎng)分,土壤中的養(yǎng)分將越來越少,這就必然會使地力逐漸下降,從而土壤中所含的養(yǎng)分將越來越少。因此,要恢復地力,就必須歸還從土壤中帶走的全部東西,不然,就難以再獲得過去那樣高的產量。在有機蔬菜生產中,一方面可以通過自身系統(tǒng)內的種養(yǎng)結合,通過“養(yǎng)殖一沼氣一種植”循環(huán)經濟模式,歸還土壤養(yǎng)分;另一方面,還可以在種植計劃中設計增加豆科綠肥種植,發(fā)揮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補充土壤有機質和氮素。
三、綜合效應
充分認識到有機蔬菜生產過程受各種環(huán)境因子的影響,蔬菜生長發(fā)育需要光、溫度、水分、養(yǎng)分、空氣等適當的環(huán)境條件。另外,選擇合適的品種,采取相應的耕作、栽培和植物保護等措施。有機蔬菜能否豐產取決于上述因子的綜合作用結果。施肥只是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此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因子之間的互動,提高肥料的增產效果。還要根據每塊土地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比如經常遭遇內澇的低洼地,就要解決水的問題,對于酸性土壤,就要施用石灰肥。
四、科學培肥原則
1、增加有機肥料。
2、因地種菜,新改造和墾殖的有機菜田,最初要種植對水、肥條件要求比較低的蔬菜。
3、合理輪作,有條件的還可實行菜、糧、飼輪作,或者間套種短期綠肥,如紫云英、苜蓿等,可改善菜田生態(tài)條件,建立合理的物質循環(huán)體系。
4、新改造和墾殖的有機菜田土質一般較差,耕作層僅15厘米左右,種植有機蔬菜茬次多、消耗大,應逐漸加深耕作層,改善其物理性質,深耕時間可安排在夏、秋蔬菜出園時,各深翻2次,使有機蔬菜基地耕作層達25~40厘米。
五、安全施肥
1、在有機蔬菜生產中,應盡量通過適當的耕作和栽培措施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2、可施用有機肥以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營養(yǎng)平衡和土壤生物活性,同時避免過度施用有機肥,造成環(huán)境污染。
3、葉菜類、塊莖類、塊根類蔬菜不得施用人糞尿,在其他蔬菜作物上需要使用時,應當進行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并不得與蔬菜的食用部分接觸;
4、可使用溶解性小的天然礦物肥料,如磷礦石、鉀礦石、硼砂、微量元素、鎂礦粉、硫黃、石灰石、石膏、白堊、黏土(如珍珠巖、蛭石等)、氯化鈉、石灰、窯灰、碳酸鈣鎂、瀉鹽類(含水硫酸鹽)等。
有機蔬菜有什么防治病蟲草害的農業(yè)措施 ♂
有機蔬菜有什么防治病蟲草害的農業(yè)措施封閉管理,為防止外部病菌、蟲卵等的傳入,對有機蔬菜生產基地相對封閉管理。
加強檢疫,防止農作物病蟲草害隨同農作物的產品、種子、種苗擴散而傳播的一整套措施。
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蔬菜病蟲草害的發(fā)生,都有其可循的自然規(guī)律和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
選用抗病蟲品種,必要時對種子、種苗進行消毒處理。
一、封閉管理
為防止外界病菌、蟲卵等傳入,對有機蔬菜生產基地應運用緩沖帶或物理障礙物開展相對封閉式管理,非生產工作人員、車輛等不可隨意進到有機蔬菜基地單元。用于有機蔬菜生產的農機具、架材、生產設施等也要專管專用,不要被非有機生產部分的禁用物質污染。對因需要而必須進入生產區(qū)域的人員、車輛等應進行嚴格消毒。
二、加強檢疫
植物病蟲草害檢疫是為防止農作物病蟲草害隨同農作物的產品、種子、種苗擴散而傳播的一套措施,是限制人為傳播病蟲草害的根本途徑。因此,從外部引進蔬菜種苗和其他投入品時,應嚴格檢疫,防止檢疫性病原菌和蟲卵隨蔬菜的種苗和其他投入品在有機蔬菜基地傳播和蔓延。
三、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
蔬菜病蟲害的發(fā)生,都有其可循的自然規(guī)律和相應的環(huán)境條件。因此,可根據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規(guī)律和相應的環(huán)境,結合田間定點觀測和環(huán)境條件監(jiān)測情況,及時預測蔬菜病蟲害發(fā)生的趨勢,采取應對措施。
四、選擇抗病蟲品種,必要時對種子、種苗進行消毒處理
播種前,去除混雜的雜草種子和帶病蟲的種子。選擇抗病、抗蟲、抗逆且適合有機蔬菜基地土壤和環(huán)境(露地、設施等)栽培的蔬菜種類和優(yōu)良品種,是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的關鍵,也是有機蔬菜病蟲害防治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種植前對種子、種苗進行消毒處理,盡量減少種子、種苗帶菌量或害蟲的蟲卵,其措施主要是利用熱力、冷凍、干燥、電磁波、超聲波等物理防治方法抑制、鈍化或殺死病原物或害蟲,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特別是對氣傳病害、土傳病害和病毒病害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五、深翻土地和改良土壤
深翻土地和改良土壤是改變植物土壤環(huán)境的措施,直接影響土壤中的病原物。深翻土地可將殘留在地面的病殘體、越冬病原物的休眠體結構,如菌核等翻入土中,加快病殘體分解和腐爛,加快其病原物的死亡,或將菌核等深埋在土中后第二年失去傳染作用。但是,每年耕翻,攪亂了土層,使雜草種子分布在所有耕層,雜草整體密度較大,出苗分散,不利于防治。多年生雜草較少的田地,最好用淺耕作滅茬為佳。
六、合理間(套)作
間(套)作是兩種以上作物隔畦、隔行或隔株有規(guī)則栽培的種植制度,合理間(套)作影響生物群落,有利于天敵多樣化,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有機蔬菜間(套)作的原則如下:
1、利用生長“時間差”選擇作物生長前期、后期或有利于蔬菜生長但不利于病蟲害發(fā)生的季節(jié)間(套)作。
2、利用生長“空間差”選擇不同高度、株型、根系深淺的作物進行間(套)作。
3、利用引起病蟲害的“病蟲差”為了避免病蟲害的發(fā)生和蔓延,不宜將同科的蔬菜搭配在一起或將具相同病蟲害的作物(例如生姜和番茄)進行間(套)作。
4、利用病蟲發(fā)生條件“生態(tài)差”,綜合“土壤一植物一微生物”三者關系,利用植物健康管理技術原理,選擇適宜的作物之間作套種。
七、土壤處理或合理輪作
1、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蓋在潮濕的土壤上,在晴天可以得到太陽能,提高土壤溫度,殺傷土壤中的病原物;在重茬土壤中種植可以在播種前使用有效的生物制劑和礦物農藥處理種子和苗木,使之免受土壤中的病原物的侵害,在現代農業(yè)中追求經濟效益,長期在同一個田塊中連續(xù)栽培同一種作物,使得發(fā)生“連作障礙”或“重病”植物生長受到阻礙,病害越來越重。
2、輪作是指在同一個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jié)間和年度間輪流種植不同的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它能打破蟲和病的發(fā)作周期,阻止雜草的滋生,同時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yǎng)分,有效的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jié)土壤肥力。
有機蔬菜有效防治病害的物理措施有哪些 ♂
有機蔬菜有效防治病害的物理措施有哪些汰除:風選、篩選和水選等。
熱力處理:有溫湯浸種、熱水燙種和干熱處理。
冷凍處理:冷凍本身不能殺死病原物,但可抑制病原物的生長和繁殖。
土壤消毒:在田間作物采收后,連根拔除田間老株,多施有機肥料。
地膜覆蓋:可用特殊顏色和物理性質的塑料薄膜。
控制濕度:采取各種措施來調節(jié)小氣候的濕度。
一、汰除
1、有些病原物的菌核、線蟲的蟲癭和菟絲子的種子等混雜在作物種子中,如果將混有病原物的種子播種,這些病原物就會隨種子播種傳播病害。
2、在播種前可利用健全的種苗和被害種苗在形體、大小、密度上的差異進行挑選或分離,以剔除帶有病蟲的種苗和雜草種子而達到防治的目的。
3、汰除的方法有風選、篩選和水選(鹽水、泥水或清水)等。
二、熱力處理
1、有害生物對環(huán)境溫度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其死亡或失活。
2、由于大多數寄主和病原物的耐熱性不同,因此可利用高溫來殺死種子、球莖、塊根或其他種類的繁殖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真菌、細菌、線蟲或病毒,而不嚴重傷害寄主。
3、熱力處理方式主要有溫湯浸種、熱水燙種和干熱處理
(1)溫湯浸種:把種子放入一定溫度的熱水里,保持一定的時間,直至種子里的病原物受高溫的影響而死亡,但對種子的正常生理功能沒有阻礙。
(2)熱水燙種:一般用于難以吸水的種子,水溫為70-75℃,甚至更高一些,如冬瓜種子有時可用100℃沸水燙種。但對于種皮薄的喜涼蔬菜,如白菜、萵苣等,不宜采用此法。
(3)干熱處理:主要用于蔬菜種子,對多種種傳病毒、細菌和真菌都有防治效果,一般將種子放在50-60℃的溫度下干燥3-4小時,利用熱力消滅種子表皮的病菌。干熱處理后,種子吸水快,發(fā)芽快,具有早熟增產的作用。
三、冷凍處理
可以控制采后病害,雖然冷凍本身不能殺死病原物,但可以抑制病原物的生長和繁殖。
四、土壤消毒
1、太陽能消毒方法是在溫室或田間作物采收后,連根拔除田間老株,多施有機肥料,然后把地翻平整好,在7-8月份,氣溫達35℃以上時,用透明吸熱薄膜覆蓋好,土壤溫度可升至50-60℃,密閉15-20天,可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病菌。
2、蒸汽熱消毒蒸汽熱消毒土壤,是用蒸汽鍋爐加熱,通過導管把蒸汽熱能送到土壤中,使土壤溫度升高,殺死病原菌,以達到防治土傳病害的目的。
五、地膜覆蓋
特殊顏色和物理性質的塑料薄膜也可用于防治蔬菜病害。
六、控制濕度
濕度是誘發(fā)作物病害的最重要因素,可以采取各種措施來調節(jié)小氣候的濕度,以減少病害的發(fā)生。
廣告咨詢:18215288822 采購熱線:18215288822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lián)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8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