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與人工打藥機的較量,到底誰贏了
無人機與人工打藥機的較量,到底誰贏了
資料圖
農業(yè)要節(jié)水,也要化肥農藥零增長。推行綠色的生產方式和理念既是現代農業(yè)發(fā)展的方向,也是市場對農產品安全的要求。
每到蘋果花開,67歲的山西吉縣東城鄉(xiāng)上社提村果農劉新柱會像往常一樣,背著裝滿20斤藥液的噴霧器在12畝蘋果園里忙碌上近4個小時。一年四回,回回如此。今年,劉新柱的兒子劉軍宏攔住了他,在果園噴藥之前找來了植保無人機。
在兒子的勸說下,老劉做出讓步,但老劉還是固執(zhí)地背起打藥機,要跟無人機來一場比試——4畝地進行無人機植保作業(yè),8畝地還是自己動手打藥。
10畝地省1500元作業(yè)效果打消了父親的顧慮
經過詳細計算,劉新柱發(fā)現,無人機一次作業(yè)費是40元,其中包括了15元的藥錢,而農民自己作業(yè)1畝地需要藥錢40元,另外雇人是30元。一畝地省30元,一年施水肥藥5次,10畝地1500元就撂進去了。
無人機1分鐘可以噴灑1畝地,同樣的作業(yè)人工需要近半個小時,省時省力省錢。
人工噴藥不僅是苦力活,還有安全隱患:噴藥時,農藥噴霧距離人不到1米遠,時間長了極容易中毒。
面對無人機這個高科技,劉新柱也有顧慮:作業(yè)速度快、時間短,作業(yè)效果能不能保證?
植保隊用試驗消除了他的顧慮。無人機作業(yè)前,植保隊將水敏紙放在了果樹枝干上,作業(yè)后通過使用大疆霧滴分析儀來掃描水敏紙,就會得出肥料和藥物噴灑在葉面上的密度、濃度數據,這樣就檢驗了噴灑面積和作業(yè)效果。
結果顯示,采用無人機噴霧實現了人藥分離,使作業(yè)人員避免了暴露于農藥的危險,提高了安全性??梢怨?jié)約50%的農藥用量和90%的用水量,這將很大程度降低成本,實現農業(yè)增效。
節(jié)水又節(jié)藥綠色生產真正落地
站在果園外,看著無人機在果樹上空噴藥作業(yè),劉新柱頭一回沒有聞到刺鼻的農藥味。
植保隊的CEO李耀介紹說:"無人機作業(yè)污染低??罩凶鳂I(yè)產生向下的氣流,有助于增加霧化作用后的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將水肥藥更多地噴灑在葉面上,更少落到地面上,減少了地表的農藥殘留物?!?/p>
除了作業(yè)方式的改變,植保隊還采取了包工包料的服務方式。通過聘請專業(yè)的藥劑師來培訓植保手進行藥物使用和配比,這樣就可以通過提升藥物使用率從而減少使用量。
這樣的想法來自于一組數據。農戶噴藥往往是一罐藥配比800斤水,作業(yè)面積為15畝左右,一半灑在了樹上,一半留在了地上。而無人機作業(yè)1畝地只要4斤水,節(jié)水節(jié)藥就是節(jié)成本。
這樣的想法來自于一個現實。農民往往依據經驗選擇肥和藥,并在施用前一段時間早早備好,這樣既不會滿足作物因環(huán)境改變而產生的需要,也不會提高肥料和農藥的效果,最終陷入了農藥越用越多的惡性循環(huán)。
聲明:農機大全所有(圖文、音視頻)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若您的權利被侵害,請聯系 56325386@qq.com 刪除。
載注明出處:http://www.97661a.com/news/195034.html